弓箭嗖嗖,殺聲震天,三千大食人手持反曲彎刀,正在沖擊西面的大營防線。
大食人在黑夜里偷偷摸摸地靠近大營,離著還有幾十步,就有人掉進了陷馬坑。
陷馬坑表面蓋著浮土,根本看不出來,每個坑里有三根鹿角槍,大食士兵掉進里面,被串在槍上,一時不死,慘叫聲響徹遠近。
大營邊立即打起了火把,四尺五寸的矮墻后,一排弓箭手站了起來,弓箭如雨射向了偷營的大食人。
小帥和邵樹德站在高高的箭樓上,看著偷襲的大食人被發現,變成了強攻。
大食人已經到了離營幾十步的距離,雖然被發現,依然不肯離去,在長官的催促下,撲向營寨。
大營這邊,有七百弓箭手站在矮墻后,還有三百人在幾個高大的箭樓上朝下射箭,小帥身邊就有幾十個。
敵人夜襲,這邊只出動了一千人應對,還有邵樹德的一千親兵在新任親兵營副將張子懷的帶領下出去埋伏了。
余下三千人酣然高臥,大營里靜悄悄的,一點兒動靜都沒有,與西邊的戰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夜間炸營是最危險的,因此敵軍襲營,士兵除了被調配除了備用的,其余的該睡覺睡覺,不許到處走動,隨意出營者射殺勿論。
邵樹德用兵謹慎,每到夜間,四面放出去的游騎、暗哨絡繹不絕,連兩面的山上都有,敵軍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偵查。盡管長期以來,幾乎沒什么發現,卻也從不懈怠,關鍵時刻就有用了。
大食人大舉襲來,不停有士兵掉進陷馬坑里,依舊前仆后繼,終于頂著箭雨沖到了壕溝邊。
到了壕溝邊傻眼了,營外的壕溝有一丈五寬,一丈多深,挖出的土形成了營邊的矮墻,這人根本跳不過來嘛。
本來有出營的木板搭成的橋,在收到游騎報告后已經拆掉了。大食人望溝興嘆,扔下二百多具尸體,退了下去。
邵樹德深諳兵法,這里是常駐的軍營,陷馬坑、鹿角、壕溝、箭樓一樣不缺,配上時刻警惕的夜不收哨探,敵人根本沒有偷襲的機會。
到了唐朝,用兵的經驗已經相當豐富。之所以會有人被夜襲成功,完全是守將怠惰,不按兵法行事而已。
名將不見得多兩只手兩個腦袋,就是做事勤勉,遵循兵法。比如這里,大食人除了幾百人規模的打草谷,從未大批攻來過,邵樹德依舊從不喪失警惕。
這邊毫無破綻,大食人就無計可施,退入了黑暗中。小帥看敵人走了,邵樹德依舊在巡視,這打仗的事情他也不插手,身邊的十三太保躍躍欲試,也被他阻止了。
過了會兒,大食人又沖了上來。這回陷馬坑已經都被人命探查了出來,他們繞過陷馬坑,手里抱著還帶著枝葉的木頭,沖向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