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聽他的解釋,林可轉而問了下成本和對外銷售的價格。
這個年頭運輸還不發達,成本也不便宜,像一件夏季汗衫成本大概在0.7-1元左右,收賣的價格是由國家制定的,上下浮動的區間并不多賣到1.3-1.65元。
冬季的就更貴了,成本能夠去到34塊錢,售賣價格大概在1.5-2倍左右。
基本所有的針織品價格都是按照成本價的1.5到2倍左右出售的。
本身就沒什么賺頭,買的人少,競爭對手還TM賊多,價格也不歸自己說的算,競爭手段被限制得死死的,活不下去倒也是正常。
而且銷售人員也沒有絲毫的服務意識,態度一般都好不到哪里去,都屬于那種愛買買不愛滾的無所謂狀態。
回到辦公室,組織起管理層開了個會,問了下玻璃廠的訂單還能支撐多久,得了個一半人休息一半人工作的交替干活的話,還能堅持半個月左右,撐到交付期沒有問題。
嚴厲地批評了他們懶散的工作作風,讓他們從明天起讓工人全部開工,7天內把玻璃廠的訂單給交付完畢。并且在三天內解決職工的懶散打工作態度問題,態度要強硬,改不掉的該處罰打處罰,實在不行就清理出去!
對著他們噴灑了大半個小時的唾沫,才揮手讓他們出去通知職工,留下了銷售部的主任,交代他去生產部借點人手,到售賣門店那里把貨物都拉回來,分類整理擺放好,明天整個銷售部要和他一起出外勤,到下鄉售賣。讓他們坐好心里準備,注意服務態度,若是出了什么叉子,到時候必定嚴厲處分。
棉布廠窮歸窮,小歸小,單東西還算齊全,還有兩輛運輸用的三輪貨車。林可讓人去檢查了一下沒有什么問題,才出了廠門,到集市上去,做起了調查。
到了第二天,幾乎所有職工都返回了工廠,能有活干大家都聽樂意的。而且還有人傳言新來的廠長門路廣,能找來訂單,到時候大把活干,大家都可以上到滿勤,領到全額工資!這些謠言也是林可讓宣傳出去的。
讓生產部的人幫著把積壓的庫存搬上車,裝到滿,林可帶著兩會開車的司機還有幾名銷售人員,前往了附近人口聚集點,工人家庭多的生活區或者村子。
到了地方,按照林可之前交代的,把東西擺放好,展開準備好的橫幅,讓銷售人員扯著嗓子吆喝。
林可把價格進行了調整,夏季服飾都以市場價格的八道九折出售,并且,布票減半!冬季的滯銷貨更是,全部七折出售,布票3折!
這已經是林可能夠給出的底線價格了,他去看過不少別的針織品店面,一般滯銷或者是過季的商品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降價,以及減少布票所需要的額度。
林可做天算了一晚上,才計算出這個比較極限的價格,已經沒辦法哪怕再低一點了,林可本身就是踩著處罰線上的金額在銷售了,而且他也都不敢跑到集市上去賣,那樣太高調了。
他目前急需對廠里的資金進行回籠,好去進行接下來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