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他站在原地抬起手,并指如刀,做了個橫斬的手刀姿勢。一旁的馬千軍湊到跟前目不轉睛的看著,只見到吳奇這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之下,赫然竟是牽動了整個身體上下無數的肌肉和骨骼。
而為了讓他看得更清楚一點,吳奇也是盡量將自己的動作放到了最慢,身上的各處關節,從腳趾到腳踝,然后是膝蓋,經由胯骨,如軸般扭轉順著脊椎,層層遞進傳送到起手的肩頭。
沿途所至,不論是肌肉關節,還是筋骨韌帶,全都恍如這世上最精密的儀器一樣,一動皆動。
然后,這股力經過全身上下層層疊加之后,終于由量變產生了質變,剛一從肩膀灌入手臂,立刻就好似山洪傾瀉,大壩決堤,頃刻間隨著吳奇的手刀向前一記橫切。
頓時,嚓!的一聲輕響,就仿佛是鋒利的刀口在瞬間割開了什么!
等到馬千軍眼前一花,再看過去的時候,便只見他面前的這根木人樁,已經被吳奇一掌橫削,在自己原來踢中的那個地方,平平斷成了兩截。且斷口處光滑無比,真的就像是被一口鋒利無比的大刀一下切斷了一樣。
“看清楚沒有!這就是拳法中整合周身拙力,凝成一線的勁兒!說白了這其實就是發力的一種技巧,匯聚全身的力量,凝聚在一處,積少成多,一擊爆發。你來試試看,先忘掉你以前出手的那些習慣,當自己是個初學者,按我的動作來一遍。”
吳奇緩緩呼出一口長氣,胸口急促的起伏了幾下。顯然就算是以他現在的功夫,演練這種入門級的運勁手法,想要一個門外漢看的清楚明白,也是頗為耗費體力的一件事。
功夫練成了,舉手投足都是殺招,一招一式每一個變化全是整個身體從內到外合作的結果。自然是想怎么發力就發力,想用多大勁就用多大勁。就像是形成了一種身體的本能一樣,根本不用費心去控制和考慮。
但要是,想要把這種發力的過程由極快到極慢的展示給別人,那就肯定不是一般的費勁了。
“好家伙,你這手真的像是刀一樣啊!這就是勁斂一線,拳腳如刀?乖乖,我以前還只當是牙猜在吹牛,沒想到功夫練到家,真的是能把手腳練得和大刀一樣凌厲啊!!”
馬千軍圍著兩截的木人樁仔細的打量了好一會兒,一邊看,還一邊學著吳奇的姿勢動作,嘗試著空手發了幾下力,初時一掌劈出去還是啪啪作響,慢慢的十幾二十下后,這聲音就變得越來越尖銳了。
像是手里拿著刀劍在揮舞一樣!嗤嗤聲,不絕于耳。
“你的動作要慢下來,要去體會發力時渾身上下各處關節韌帶和筋骨肌肉的變化,而不是要重點放在出手發力的最后一刻。這樣等你把全身上下的每一處所在都練熟了,再去配合專門的呼吸和吐納,自然就能隨時把力量凝成一條線。”
接下來吳奇又針對著自己剛才那一下的演練,從腳到手,里里外外,將每一處的細節都給馬千軍,仔細的講了一個遍。其細致的程度,簡直是傾囊相授,沒有一點保留。
而馬千軍本身就是個十分聰明的人,平日里又練功不輟,得到吳奇這一次的指點,心里也是豁然開朗。以前練習時的許多不明白,模模糊糊的地方,頓時就像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了一樣。
于是,接下來再練習時,手腳發力便全都開始整合了渾身的力量,即便還是有些生疏,但是已經可以用平時四五成的力,打出相當于原本十成的爆發程度了。
由此可見,練功夫的人真是不能只是一味的閉門苦練,還是得有個明白人在身旁時刻指導才行。用古人的一句話講,那就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
有時候一句話點明了關竅,就足以頂得上你數年的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