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水平?被一條消息給嚇跑了?老外真特么慫,呸!”
“surprise,媽惹法科!”
華夏人歡樂的很,在這些人的網站里瞎踩乎,將這幫人氣得差點吐血,那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特別憋屈。
尤其是他們講理論,華夏人就耍流邙,把這幾個教授氣得不知道刪了多少帖子,可根本刪不完。
這當然引起了這些人的支持者不滿,雙方迅速展開罵戰,各種撕逼斗狠全都來了,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罵人技術那叫一個刁,優美含蓄又特別氣人,把歐美噴子和鍵盤俠們罵的狗血淋頭。
一瞬間,好端端的學術網站被眾人攪合的烏煙瘴氣,逼得管理員不斷封鎖來自華夏的IP,最后竟然被華夏的黑客給一鍋端了,整個服務器爆炸!
與人斗,其樂無窮,楊順的粉絲多著呢,好幾億人,吐口水淹都淹死你們!
………………
就在官博發布消息的第二天,中科院和工程院在中京聯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四位院士和楊順簽署了一份協議,家屬們也都參加了,中京公證處,還有兩所機構的主要領導,都擔當了證明人。
四人委托楊順使用“楊氏病毒腫瘤免疫療法”,對他們進行癌癥治療,不論生死,將來都絕不找楊順的麻煩,如果不幸治療失敗,他們還愿意捐獻遺體給楊順做解剖研究,尋找死亡的真正原因。
在數百記者的親眼見證下,四位老者簽好自己的大名,將協議書交給楊順,表情非常嚴肅,其中年紀最大的楚院士還是半臥在床上,必須要人攙扶。
閃光燈一直沒有停,媒體記者們激動地記錄下來這一刻,說不定會當作歷史的寶貴記錄。
在記者提問階段,有人提出尖銳的問題:“四位院士決定采取楊氏療法,是不是因為現在已有的醫療手段無法保證他們身上的癌癥被徹底治愈?”
楊順看過去,是鳳凰的臺標,這家媒體確實有些犀利啊。
他說道:“同志,說話請直接點行不行,你的意思不就是想問,他們四老是不是想著死馬當活馬醫?沒關系,四老自己都是這樣對我說的。”
一屋子人哄笑,提問的鳳凰記者也有點不好意思,華夏人說的委婉,這句話總是有點不好聽的。
楊順解釋道:“實際上,他們有的是癌癥晚期,也有的只是中期,有的做過化療,有的只做了切除手術,有人得的是眾所周知的癌王,有的癌癥五年存活率很高,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大家都在點頭,這話說的是實情。
楊順繼續道:“任何一款新藥,包括我的貓酮,在最開始做臨床Ⅰ期的時候,也是和每個人簽署過相關協議的,這是醫藥開發的必經之路,新藥都很危險。今天被大家關注,無外乎是他們的身份略微特殊,其實如果去除身份,他們只有一個名字——志愿者。”
鳳凰記者追問道:“既然是志愿者,為什么不讓普通癌癥病人當志愿者?”
“可是外界質疑我的人太多太多,大家都不相信啊。”
楊順道:“四位院士愿意支持我,是因為他們相信我的技術,相信科學的力量,我想做臨床試驗的初期,讓有說服力的人當志愿者應該更有效,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