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他孤陋寡聞了,和尚使用的紅纓槍可不是一般貨色。這是李云龍給他從一個落魄的大戶人家淘來的一桿好槍,足足花了20多大洋,為此政委還批評了李云龍好幾次呢!
這桿槍的這種方式也很復雜,首先選用上好的牛筋木,這類木頭韌皮纖維柔韌性極好,不易剝落,適合長久使用。
然后在牛筋木上認真纏上銅條和絲線,再涂上清漆,增強韌性和光滑度,還能防止腐蝕,更加趁手。制造這樣一把槍,不僅僅需要的是技術和精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當然,代價大效果也就更好。服部直臣的刀砍上去,只能在上面留下一條刀痕,想要一刀將其砍斷,那是癡人說夢。
半分鐘的功夫,二人你來我往的就交手了十幾個回合,服部直臣的刀也在紅纓槍上留下了七八道印痕,不過他也被和尚抓住機會踹了一腳,打斷了攻勢。
和尚趁此機會展開了自己的節奏,紅纓槍左突右突,槍頭就是不離其首。逼得服部直臣只能用戰刀左右格擋,保證自己的腦袋不挨上一槍。
不過,久攻必失,七八槍以后和尚的節奏也被對手摸清了,趁著出槍的空檔,服部直臣一步上前,武士刀一個側砍就要將其梟首。
這要是換了袁鵬飛和其對戰,說不定腦袋就搬家了。但這是和尚,寺廟練武數載戰斗都已經成本能了。
一個后仰躲開了這致命的一刀,并迅速的用紅纓槍擋住了對手劈向他身軀的下一刀。
隨后腳下蹬腿將其踢倒,紅纓槍卡在其兩腿之間,不斷向前突進,嚇的服部直臣手腳并用,一個勁兒的往后倒退,屁股都快磨出火星子了。
這一槍要是捅著了,這個老家伙也就沒臉見人了,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但這經常練武的人,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終究還是不錯的。手腳并用的向后倒退,這速度比紅纓槍還快一些,拉開距離后皮靴一腳踩在了槍身上,終結了和尚的這一攻勢。
服部直臣起身站起來,心中是無限惱怒:“該死的家伙,有沒有一點武士的精神,槍頭還可以沖著那里打嗎?但凡要是傷了一二,我不要面子的呀!”
怒火沖昏了他的頭腦,舉著武士刀,他大吼一聲發起了沖鋒。而這也給了和尚絕佳的機會,近身纏斗相對較短的長刀比起紅纓槍來說更具有威脅。
但是當拉開距離后,更長的紅纓槍就驗證了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沒等服部直臣劈下那一刀,他的腹部就已經被紅纓槍捅穿了。
就這么一場小的戰役,一個地位尊崇的少將,一個管轄著七千小鬼子的大官,就在這不知名的小地方,被一個身份地位差他十倍百倍的和尚給捅死了。
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腦子里都是三個大字“死的冤”。眼睛睜著大大的,倒在地上也沒有閉合住。
看著還剩下的六個鬼子,袁鵬飛躍躍欲試,一個大佐就是一個聯隊長,相當于掌握三四千兵的團長,干掉一個就是大賺。
而且,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不過,還有人比他更快,張大彪摘下頭上的帽子,指了兩個鬼子說:“你,你,你們兩個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