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逃兵這種事情,但凡是軍隊就不可避免的。
日本人雖然自譽為武士道精神,為天皇效忠。但是,也總有那么一些人做了逃兵,做了俘虜,并不是說都是死硬分子。
而**那邊,就更不要說了。比較嚴重的平秦師管區,至1941年8月已經逃走一萬一千人左右。傳出來都已經成為了笑柄。八路軍也拿他們做反面的榜樣,告誡各級指揮官以此為戒。
袁鵬飛還知道一個更夸張的,在某一位大人物的日記中記載,某一個師原本有戰斗兵六千人,結果傷亡了**百,逃跑了三千多人,最后只剩下倆千多號人。
發生了這種事情,想必剩下的那些人也沒什么戰斗力了,一個師就這么報廢了。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只要出現一個逃兵,就會使得整支軍隊人心浮動,所以這種事情,絕對是不能小視的。
更何況,獨立團上下還沒有出現一個逃兵,也沒有出現過一個活著被敵人俘虜的士兵。袁鵬飛的二營要是開了這個先河,他非得被釘在恥辱柱上。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
袁鵬飛:“老陳,我是這么想的。今天我就去團部請示一下,讓咱趙政委過來講講課,給戰士們做一下心理輔導,提升一下士氣。”
陳橋眼睛一亮:“行啊,我覺得這主意不錯。咱趙政委可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就連團長都能被他磨得沒脾氣,給戰士們做心理輔導絕對沒問題。”
陳橋贊同,袁鵬飛心中也有了幾分底氣。他這也是臨時想到的主意,老戰友的肯定給了他不小的信心。
袁鵬飛:“老陳,光做輔導訓練我覺得還不夠,還得給戰士們找點活計,讓他們把熱情投入進去。”
陳橋:“老袁,凝聚士氣,讓戰士們投入熱情,肯定要數拼刺訓練了。而且咱們三連以前的榮譽,這回可不能放下了。”
二營還沒有受到這么大的損失以前,全團搞的拼刺比拼,二營也是一直有參加的。只是榮譽大多時候,都是被他們一營三連所奪取,二營能夠取得的名稱都比較一般。
袁鵬飛:“戰士們拼刺實戰訓練確實也不能放下了。不過咱們二營的新兵有些多,直接和一營、三營對抗訓練還是有些吃虧的。
這樣,趁這個機會先讓營里的四個連隊,相互之間開始對戰訓練。等積攢一些經驗,我們就去找三營練練手,最后再和老一營比試一下,看看到底是誰更厲害。”
陳橋拍著胸脯,大大咧咧的說:“老袁你就瞧好了吧!咱們以前能把三連帶到第一,現在也能把二營帶到第一。”
二營和一營相比,差的是武器裝備嗎?差的是人手嗎?都不是,差的是底蘊,是團長的偏心。
團長有什么作戰任務都找一營,損失雖然時常有,但是勝利也是一個接一個,發展的自然比二三營快了許多。
不過,袁鵬飛也不能說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些喪氣話,只能好言安慰鼓勵了幾句,讓陳橋帶著三連好好干。
………
袁鵬飛興沖沖的去找政委,只是他再怎么小心,也避不開一營執勤的戰士。還沒進到團部大院呢,張大彪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