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算購買武器裝備彈藥的費用,武裝一個師少說也得百萬大洋。可以說,這軍隊就是用錢堆出來的,你說錢重不重要!”
小六子聽到這個數字,心跳都加快了。他爹手底下近四萬軍隊,一年光軍餉就得花六百萬大洋,這數字也太嚇人了。
他算是奉天最大的公子了,可至今都沒見過十萬大洋是個什么樣子,六百萬大洋有多少,他都想象不出來。
“爹,你還是巡閱使呢,這一個省的稅收,難道還供養不起這么多軍隊嗎?”小六子疑惑的問道。
一個省有多少人,他也不知道,但他從心理上就認為,這是很大很大的了,應該能養得起這么多人。
可是張大帥又否定了他,“一個省養這么多人,當然能養的起。只是那樣,一個省的財政一半兒就得被軍隊吞了去,何談發展?”
張大帥的老長官,曾經的三省總督徐大人是他的恩主,教了他不少東西。
徐大人總督東三省的那兩年,辦的事兒可不少。比如說設行省公署,所屬各司與督撫一起共同辦公,提高工作效率。
用現代話來說,這就是簡政。
大力招賢,尤其重用具有真才實學的留學歸國人才,并向全國招攬第一流的時務人才,使東北三省“一隅之地,人才濟濟”;
這就是招賢納士,張大帥的手下,有不少都是那時候招來的人才。
他對貪官污吏則嚴厲打擊,殺一儆百。上任數月,即查清并處理案犯數十起,吏治為之一清。
這就是嚴懲貪污**,現在下面這點兒官員不敢太過分,也是因為這個因素。
徐剛上任的時候,財政困窘,他則按照以興辦實業為中心,與列強進行商戰,富省、強兵、御侮的思路。
設立銀行,多開商埠,聘用洋員,引進外資,但不設租界,確保主權。
徐督東北僅兩年,東北面貌煥然一新,清廷親貴載洮自歐考陸軍歸國,經奉天見馬路、電燈、軍警無不備具,街市煥然一新,乃宿公署,儼然歐式,稱贊其為徐世昌新政。
張大帥接手奉天后,采用了蕭規曹隨的辦法,繼續執行著徐大人的原本政策。
但是時代卻有所變化,當年中央集權,徐大人不必過多考慮軍隊的問題,一心發展經濟就可以。
但是現在可就不一樣了,軍閥各立山頭,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誰要是弱了,難免不會被吞并。經濟發展得再好,也得給他人做嫁衣。
所以軍隊是絕對不可能放下的,但是經濟又不能不發展。
老張十分清楚,只有工商業的經濟雪球滾起來,才能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軍餉。
如果就指望著搜刮地皮,短時間還可以,等時間一長了,地皮被搜刮干凈了,那就離完蛋不遠了。
所以,他一方面鼓勵工商業發展,擴大稅收來源。另一方面緊握槍桿子,用豐厚的軍餉把手底下的士兵收買住,兩者都不誤。
袁鵬飛可觀的家產,省著點用能給他養軍兩年,這已經很厲害了。
但是如果把他掙錢的能力發揮出來,那對于老張家來說,就是得了一個聚寶盆,源源不斷的招財進寶。
老張弄出十萬大軍,橫掃東三省那都指日可待。
小張在老張的大說服術下,不得不承認袁鵬飛對他們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