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銷煙消息傳來沒過幾日,林壽收到了從廣州寄來的信。
信是林忠寄來的,內容大概是:
吾于廣州與洋商接觸這些時日,窺見當今世界之形勢,深感大景眼界之狹隘,那洋夷當今實力絕非簡單的番邦,非我天朝附屬之國,吾已信予劉大學士,望朝廷重視。
另,吾以朝廷圣命要挾廣州十三行,雖得他等記恨,但逼迫洋商交出了福壽膏,盡數銷毀,不使它繼續危害我大景。
然,吾聽聞。
洋商初不交煙,吾以兵圍之斷其糧草,亦不交,后有主管西洋與我大景通商的西洋使臣“義律”與洋商談判,西洋政府出錢賠償損失,買下了洋商的福壽膏交于我朝。
那義律,我之交往,覺其奸詐,吾擔心他以此做文章,鼓動西洋政府犯我大景。
若洋夷與大景開戰,林兄與京城諸位,且定要注意平安。
另,茉莉一切安好。
顯然,林忠雖在通商口岸銷毀了大量福壽膏,震懾了洋商和十三行,但是同時,他覺得情況并不樂觀。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一個月后,西洋艦隊開進了大景領海。
……
朝堂上,光皇收到西洋政府的開戰書。
“啊?這些番邦外夷為什敢對朕宣戰?”
光皇吸溜著鼻涕問道。
“諸位愛卿,怎么辦呀?”
這也就是他當皇上,總把這“怎么辦”掛在嘴邊兒,底下群臣摸魚,半天沒人出聲。
等了好一會,有個人說話了。
“萬歲,洋人造反,必然是因為林忠林大人的禁煙令,在廣州銷毀了那么多福壽膏,惹出了這禍,鬧的邊疆不穩,萬歲,他惹出的禍,得他來解決不是?”
朝堂上說話的是麒麟子拜余樓,話里的矛頭直指林忠,意思是那個林忠惹得洋夷造反,您讓他解決。
光皇到底是個小孩兒,雖然信任林忠,但聽了拜余樓的話也覺得不是沒有道理,你當初說都安排好了禁煙沒問題,結果現在惹出洋夷造反來,這不給朕江山添亂么。
皇帝腦袋里想的和一般人不一樣,鴉片毒害大景,他是覺得不好,該治,但是番邦附屬造反,他覺得更不好!
自古皇帝最怕的就倆字,造反。
“劉淞劉大學士呢?”
光皇想找別的親信再問問,但卻沒有回應,拜余樓笑著一拱手道:
“萬歲,劉大學士抱病沒來,聽說感染風寒,估計幾個月起不來床。”
“啊這?這可怎么辦呀?”
光皇一吸溜大鼻涕,“怎么辦”又來了。
現在朝堂上,劉淞不在,林忠不在,光皇不知道聽誰的,拜余樓笑瞇瞇的看著。
最后,光皇傳令,讓林忠御敵于廣州。
下朝之后,拜余樓返回麒麟船,以洋文寫了一封密信,讓水鳥送走。
信上內容:廣州不易攻,北上逼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