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將領們看到楊廣的態度已經松動了,也紛紛跑出來稱贊宇文述的話,認為那才是老成謀國之稱。
當然,也還有一些忠于楊廣的大臣,對此說出了不同的見解。
在此情形下,隨楊廣北巡的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
有人勸楊廣率領一部分騎兵突圍,有人則要求固守待援。
一時之間,整個大殿內顯得鬧哄哄的。
最終,朝臣們達成了一致共識,拿出了以下幾點措施:
其一、否認了突圍方案,一致認為需要固守雁門,同時向外求援;
其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請楊廣拿出方案重賞雁門守城將士。
楊廣知道這個是保住自己性命的時候,也絲毫不吝嗇。
他當場頒布了具體的賞賜方案,道:“守城有功者,沒有官銜的,直接升到六品,賜五百段;有官銜的,依次升格。”
大臣們聽到這個賞格都有些震驚了。
很多人心里也在發虛,這樣的賞格,到時候朝廷拿不拿得出來。
可是大家識趣的沒有去反駁楊廣的這個嗓子,因為這個正是關系到大家小命的時候。
這條詔令便是有什么后患,那也該是活下來才會有的后患。
至于朝臣們獻出來的第三條計策,那就是詔令天下將士前來救援。
其四、利用隋朝遠嫁給突厥可汗的公主,讓其配合隋朝謊稱突厥北方告急,促使突厥撤圍回師。
那么問題又來了,這個雁門郡,也已經被突厥騎兵團團圍住,又如何能派出使者前往各地求救呢?
并且,如果真的要求救的話,他們也有一個絕對要不開的人,那就是幽州軍的裴璟。
事到如今,只要不是個傻子的都明白,能最有可能能夠救到的就到楊廣的,那就是幽州軍的裴璟了。
原因也十分簡單,裴璟有著極其強大幽州軍的騎兵,戰力更是天下翹楚。
再者裴璟自從出道以來,更是未逢敗跡,甚至殺得高句麗人都哭爹喊娘的。
此時,蘇威倒是提出了,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他拱手對楊廣進言道:“陛下,關于如何派人出去求援,臣倒是有一個好的方法。”
“我大隋官軍規模頗盛,各地人員混雜,有不少人更是突厥投靠過來的。”
“他們本來就是突厥人,與東突厥始畢可汗軍隊的外貌無異。”
“并且在雁門郡的府庫之中,必然有以往繳獲自突厥人的鎧甲。”
“我們只需要挑選其中忠于大隋的突厥人,讓他們穿上突厥人的鎧甲。”
“到時候趁著夜幕之色,讓他們混入到東突厥始畢可汗的大營之中,再穿過他們的大營,便可離開雁門,前往四面八方求援。”
眾人想了一想,都認為這條計策是十分實用的,紛紛稱贊了蘇威的智謀。
楊廣也點了點頭,連忙吩咐宇文述,讓他趕快派人下去準備。
至于這第二件事情,也讓眾人感到有些難以啟齒。
楊廣來到雁門郡的原因,大家多少都是知道的。
他們這次來到這里,就是要找幽州軍裴璟的麻煩。
可如今他們卻陷入了更大的麻煩之中。
此時去找裴璟想要援助,對方會不會幫助他們,也是一個不好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