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與突厥人雙方,每日爆發十分殘酷的攻城戰。
突厥人也明白,能否攻下雁門郡,才這場戰爭的關鍵。
這關系到他們窺視中原的戰略,有沒有可能達成。
因此在突厥始畢可汗的強壓之下,所有的匈奴騎兵都從戰馬上下來,不要命地加入這個攻城戰中。
隋軍方面也不敢示弱,更何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只因楊廣開出了足夠好的賞格。
下面的士兵無論是為了活著,還是為了得到那個夢寐以求的賞格,都爆發出了十分的戰斗力。
雁門守衛戰中,隋軍雖然也死傷慘重,但終究還是守住了。
突厥眼巴巴地看著眼前的雁門城,就是無法攻破這座城。
此時此刻,雁門守軍大約還剩下17000人,足足戰死了接近一半人。
而城外的突厥也為此付出了五萬元的傷亡,大約還有二十萬人。
這幾乎是十比一的兵力懸殊。
即便如此,突厥依然無法破城。
由此可見,重賞這一古老的激勵措施,還是立竿見影的。
不過,城外的突厥人也并不著急,每天還是保持著高強度的進攻。
他們的人數眾多。
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便是死傷十分慘重,他們也還有足夠的人可以死。
而城內的楊廣和大臣們,卻是感到十分的焦灼。
他們原本料想,把城內的所有糧草都集中起來,進行配給制,應該可以撐一個月。
但是他沒料到作戰情況下,士兵的糧草消耗,幾乎是平時的兩倍有余。
而楊廣他們,偏偏還不敢減少著糧食的供應。
因為士兵吃不飽飯,就沒有力氣打仗。
朝廷也就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而此時,他們剩下的糧草物資,就只剩下只夠十天之用了。
當然比糧食更緊急的是他們的,是防守城墻兵力不足的問題。
隋軍只剩下一萬七千多人。
突厥人這種不要命的戰法,也顯露出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始畢可汗的騎兵們,多次攻上了雁門城頭。
幸好隋軍的將領們,總能絕對在最后的關頭,把他們趕下去了。
殿臺之上。
楊廣的臉色非常難看。
在場文武將將的臉色,也十分難看。
誰都明白,以突厥人殘暴的性格,讓他們進城內之后,自己這些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
蘇威嘆了口氣,對楊廣說道:“陛下,城頭上兵力吃緊,我們已經沒有辦法了。”
“現在只能把雁門城內,所有的壯丁全部集中起來,讓他們參與守城。”
楊廣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只要能把這雁門城守住,爭取到等來援軍的時間,他愿意付出任何的代價。
很快,隋軍分出了一部分的兵力,挨家愛戶地招募壯丁。
雁門郡地處北境,百姓對于突厥人的殘忍,也是十分了解的。
因此,在這個強行招募壯丁的過程中,倒是沒惹出什么事端。
百姓們紛紛加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只是這些壯丁,遠遠比不上隋軍的素質。
雁門郡又接連被突厥人進攻了三天。
真正的隋軍已經銳減到不足八千人,而雁門城的壯丁們也損失了一萬兩千多人。
城內幾乎家家戶戶都掛著白布。
而突厥人攻上城頭的次數更多了,幾乎所有人都陷入到了絕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