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璟是裝的,而他是真哭。
無論裴璟的態度如何和藹,但竇建德還是十分明白的,他這一輩子都只能夠做一個閑人了。
半生奮進之基業,皆損失于他人之手,竇建德心中郁郁,也是暗暗垂淚不已。
裴璟倒是不管這些,只是詐做沒看到,只引竇建德之手,相說敬佩之詞。
當即,竇建德于眾人面前交割印綬文籍,裴璟與其并馬入城。
裴璟引軍入樂壽城,世家大族及百姓唯討好之,家家乃香花燈燭,迎門而接。
他對于竇建德麾下的將領和官員們,自然也是多加撫慰,但凡有些本事的官員直接留用。
隨后,裴璟下令貼出告示安民,且開倉放糧賑濟百姓。
由此,樂壽城百姓逐安。
~~~~~
卻說竇建德已降,裴璟乃集舊竇建德臣屬,請教商議久遠之計。
忽見一人上廳獻策。
裴璟視之,乃竇建德的大將王伏寶。
裴璟感其忠直與才能,十分相敬,坐而問之。
大將王伏寶下拜,道:“要知久遠之計,何不求賢士以問之?”
裴璟點頭稱許,卻問道:“賢士安在?”
大將王伏寶道:“宋正本曾任隋朝饒陽令,博學有才氣,曾向竇公獻定河北之策,竇公于是將其引為謀主。”
“且宋正本其人好直諫,殿下何不求此人而與之謀?”
裴璟點了點頭,原來是說的宋正本。
不過,這宋正本倒真是有些才華的。
為表自己尊重賢才,裴璟遂命請之。
未幾日,宋正本至,裴璟優禮相待,請問長久保守河北諸郡之策。
宋正本見此,不敢拖沓,當場勸計道:“河北諸郡乃四面受敵之地………哦……不……現在是三面了。”
現在裴璟平定了他們,兩家變作一家,北面的敵人沒有了,那可不就是三面了嘛!
宋正本也覺得有幾分尷尬,勉強調整了一下情緒,方才繼續說道:
“故而,河北諸郡民心若不齊,恐不可久守;”
“殿下可假做竇建德之名,招諭舊人以守之,乃留其為河北招討使,以安民心。”
“然后信都、勃海、平原、武原諸郡收于麾下,殿下積收錢糧,以為根本。”
“此久遠之計也。”
裴璟點了點頭,這宋正本所獻的計策,跟他原本定下的方略倒是所差無幾。
宋正本又偷眼去看裴璟,見對方并無異樣,也知道對方是接受了他的計策。
不過,他也相信,自己的計策不足以打動裴璟,對方肯定也想到了這些。
于是,宋正本接著獻出了他的下一個建言。
“殿下,若是只如此,尚且不足矣!”
“如今天下未安,急需民心將心歸服,方才所提之計策,見效終究過慢。”
“如需急切之間,收盡民心將心,還需妙計!”
裴璟聽說,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喜歡隋末奪鹿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隋末奪鹿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