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隊的護筐太爛。
魔術隊掩護沖起來,就是得分機會。
隨后,爵士隊進攻,還是擋拆。
最后,憑借馬龍強悍的個人能力,加上肘子開路,籃下,打板將籃球打進。
6比4!!
賽前,李牧就是強調,不要硬扛馬龍的進攻。
這支球隊已經沒有未來。
不用和他們拼防守,用進攻來摧毀他們就行。
所以,魔術隊打的是穩健籃球。
說穿了,就是有點軟。
好在,麥迪突破,干拔出手不中,鄧肯搶板,二次進攻打進。
8比4!!
回過頭來,爵士隊又是擋拆。
魔術隊放開馬龍的防守,對斯托克頓進行夾擊。
先是逼搶,后是夾擊,擺明了要將斯托克頓耗死的節奏。
斯托克頓是真的很強,找到了傳球的機會,助斯塔克斯空位跳投命中兩分。
接下來,魔術隊的進攻。
希爾嘗試持球突破,想要慢慢找了進攻感覺。
爵士隊的外線,完全被撕破。
希爾沒投,吸引馬龍防守后,隨后將籃球送上天空。
哐當——!
來自鄧肯的空中接力,雙手灌籃打進。
爵士隊進攻,又是麥迪的逼搶,擋拆后,繼續不將馬龍當成進攻點,繼續對斯托克頓進行夾擊。
還能傳球,拉賽爾突破上籃打進兩分。
比賽進行了6分鐘。
斯頓克頓攻防兩端,就沒有停止過。
一直都是麥迪的單挑。
斯隆知道魔術隊戰術的險惡用心,叫了一個暫停。
不過,他也知道,除了換人,要不然,拿魔術隊的戰術,就不會有任何辦法。
李牧率先換人,換上阿姆斯特朗,換下希爾。
于是,暫停回來,又變成了阿姆斯特朗的突破和逼搶。
斯托克頓倒是硬氣。
將爵士隊的進攻,打理的井井有條。
首發戰罷,比分24比23,魔術隊領先了1分。。
斯托克頓8投4中,罰球2中2中,拿到了10分5助攻的表現,堪稱是寶刀不老啊!
次節,斯托克頓終于可以休息了,換上了97年的首輪秀杰奎沃恩,身高1米85,場均可以拿到6分4助攻。
只是,他和馬龍的擋拆戰術,被魔術隊防住了。
杰克遜,麥迪,米勒,鄧肯和馬格洛伊爾。
李牧排出這樣的“輪換陣容”,非常適合防守擋拆戰術。
搖擺人,完全不懼錯位。
如果斯托克頓和馬龍,這種雙煞打的擋拆戰術,魔術隊或許還奈何不了他們。
但是,換其他人來打擋拆,效果就不行了。
搖擺人+機動能力,加上爵士隊還沒有三分。
爵士隊完全沒有擋拆的空間。
擋拆戰術打不成,魔術隊趁機打起反擊。
次節進行了6分鐘,魔術隊已經將分差擴大到10分。
斯隆一看,下斯托克頓打不過,只能將他重新換上來。
然后,又是消耗戰術。
爵士隊進攻打開了局面,代價卻是斯托克頓體能大量的消耗。
次節比賽結束,魔術隊只領先爵士隊9分,比賽還懸念。
而懸念就出在斯托克頓的體能身上。
結果,第三節比賽進行到第9分鐘,斯托克頓的體能終于崩了。
魔術隊趁機將分差擴大到13分。
比賽還有懸念。
就看斯托克頓第四節還能不能再戰?
結果,第四節比賽,李牧只看到斯托克頓坐在板凳上,披著白色毛巾,大口大口的喘氣。
1100萬美元的年薪,看來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38歲了!
還這么拼,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