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駟問道:“為何?”
張儀道:“墨者為民,若讓墨者去到蜀地,他們可能還會同情蜀人的遭遇,反而不利于我們。”
嬴駟點點頭,問道:“依相邦之意,我們該當如何應對?”
張儀道:“如今我國也急需恢復,同時還可能要在江州繼續與楚軍作戰,不宜再在蜀地大規模用兵。”
說話至此,張儀稍稍一頓,道:“臣以為我們可以以蜀制蜀。”
嬴駟道:“以蜀制蜀?”
張儀點點頭,道:“我們可以在當地扶植起一個由蜀人統治的政權,由蜀人來管理蜀人,而我們只需要控制那一小群人即可,如此便可消除蜀人對我們的敵對情緒。”
嬴駟皺眉道:“這不是又倒回去了嗎?寡人還打算再派一些人去蜀地耕種。”
張儀嘆道:“這也沒有辦法,目前我們難以調派更多的人力前往蜀地,依靠蜀人的話,是可以幫助我國分擔很多壓力,同時制止新會的擴張,完成對蜀地的控制,等到我國恢復之后,可再另做安排。”
嬴駟點點頭,又問道:“楚國還會繼續在江州用兵嗎?”
張儀道:“目前從楚相的態度來看,極有這個可能,但可能規模也不會跟之前一樣,畢竟楚國此戰也損耗巨大。不過臣來路上,想到一策,可助我國加強對中原的控制。”
嬴駟急忙問道:“相邦有何計策?”
張儀道:“與中山國、宋國、韓國拉近關系。”
嬴駟好奇道:“在這三國中,除韓國,其余二國皆是小國,韓國也是三晉中最弱的一國,他們能夠幫我們什么。”
張儀道:“他們不能幫我們什么,但是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如此次大戰,齊國圍困大梁,令諸侯國都深感不安,包括我們,都被迫卷入此次戰爭。
可不管是趙國、齊國,還是楚國,若想要成就霸業,韓國、宋國、中山國都是他們的攔路石,他們第一步肯定是要吞并這些國家,一旦他們有所動作,我們便此次一樣,號令諸侯,共伐之。
待我們實力強大之后,我們亦可借他們挑起戰爭,趁機攻入中原。”
嬴駟稍稍點了點頭。
張儀又道:“基于此次我們出于大義解救大梁,使得中山國與宋國皆向我們示好,就只剩下韓國。
故此我們第一步該拉攏韓國,只要將韓國拉到我們這邊,一來可以離間三晉,二來亦可方便我們進軍中原。”
嬴駟道:“我們又該如何拉攏韓國?”
張儀道:“臣在回來的路上,順便在韓國視察了一番,其國內是哀嚎遍野,路上隨處可見餓死的人,韓國目前急需支持,而魏國、趙國皆無力支持韓國。
這時候我們可以對韓國伸出援手,而且韓國若與我國交好,也不需要在宜陽駐扎重兵,以此減輕其國內的負擔。”
嬴駟點點頭,道:“好吧!就依相邦之策。”
如今各國都已經無力再戰,故此他們都開始換套路,尤其是秦、齊、楚三個大國,都改變戰略方針,打仗這種損耗國力之事,那就還是先免了吧,咱明得不行,就來暗的。
楚國。郢都。
“周客卿為何沒有回來?”
楚威王向司馬昭魚問道。
司馬昭魚道:“周客卿說他還得處理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主要是幫助魏國恢復。”
“那魏國不是有惠施老頭在么,他讓鄭國給點錢就是了,犯得著他親自留在那里么。”
楚威王怫然不悅道:“寡人看這都是借口,他無非就是貪戀美色,如今咱們國內變法急需要他,江州那邊到底怎么辦,可也還未決定。趕緊派人去,將他叫回來。”
“是。”
在這不經意間,楚國已經離不開姬定。
這國內國外,可都是姬定留下的坑,關鍵這坑別人還填不了。
而且楚威王年事已高,國內變法一事,不能拖下去,因為如今很多人已經改變態度,支持新法了。
這在楚國可真是難得一見,楚威王自然不愿意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