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的農忙持續了大半個月,當看到院子里盛滿麥子的十五只麻袋,周家人心中便安定了許多,忙忙碌碌這半年,終于得了這些個糧食,可以安然的過下半年了。
農忙過后,保安村的村民休息些日子,就開始忙碌起自家的婚嫁起來,也有閑著好此道的人做起媒婆來,東家走西家竄。
自然周家是這些媒婆的腳步從來不邁進來,雖然周家老二家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只是周家老二條件實在是不堪提。
要房沒房,要財沒財,雖然說有幾畝地,但是那又怎么樣呢,這幾畝地不過是夠一家人吃喝罷了,若是想要過些寬裕的日子,那是萬萬不能的,誰家的女兒會嫁這樣的人家。
李氏手中拿著針線笸籮來到家門口坐下,手中拿出鞋底子來納,她一邊納著手中的鞋底,一邊不住的抬頭看著門前路上走過的媒婆。
周秀兒來到周氏的面前坐下,對她說道:
“娘,你看這些媒婆怎么也不來咱們家呢?”
周秀兒是故意這般問的,為的是看看李氏的反應。
李氏聽周秀兒這般說,嘴里嘆了一聲,道:
“媒婆怎么會上咱們家的門?咱們家要啥沒啥,也不會有姑娘看上咱們家啊。”
周秀兒見李氏這般說,忙道:
“娘你可不要這樣說,來福哥長得好,身體又結實,說不定會有姑娘會喜歡呢?”
周秀兒說完,然后又道:
“依我看娘你還是該多關心一下來福哥,來福哥都二十歲了,和來福哥一般年紀的人都有抱孩子的了。來福哥雖然平日里不愛說話,但是心中未免沒有不滿。”
“你說的也是。”
李氏聽了周秀兒的話點頭說道:
“來福的親事是該張羅起來了。”
李氏說完眉頭又皺了起來,她道:
“只是咱們家這個情況在這里,就算是人家姑娘喜歡,怕是姑娘的爹娘不會同意。”
“娘,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娘你也該試試啊,萬一人家的爹娘也看中來福哥了呢,這也是說不準的,”
周秀兒朝著李氏說道:
“萬一人家爹娘和女兒都看準了來福哥,那可多好啊。”
李氏想了想,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
李氏說完,然后又道:
“主要是你來福哥年紀也不小了,這親事也該張羅了,我去,我去和你奶說說去。”
李氏說完,手中的鞋底子也不納了,將針線笸籮收拾起來,就要往院子里走去。
“娘,你干什么要和奶去說啊-”
周秀兒跟上前去,在后面問道,心中想:“這個事情和奶說的話,多半是不能成的。”
李氏朝著周秀兒說道:
“咱們家的事情怎么能不和你奶說呢?”
李氏說完,直接去了里屋。
周秀兒無法只好跟了上去。
周秀兒剛邁進屋子里來,就聽到周老太太的訓斥聲,她道:
“你想什么呢,還給來福娶媳婦,你不看看周家如今的情況,你不要做夢了。”
“娘,來福年紀也大了,到了該娶媳婦的時候了。”
李氏細聲細語的說道:
“別人這個年紀都有孩子了,來福如今什么也沒有,他想來心中也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