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在想什么呢?”
“唉……都三個月了,你爹爹和大哥怎么一點兒消息也沒有……”
“娘放心,有那么多叔伯在,父兄定不會有事的。”
“呵,就數你這個小人精兒懂事!唉,你說得也是,許是娘過憂了。可娘這些天,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不踏實。”
……
公元534年三月——魏,永熙三年。
大魏渤海王府后堂,
一對母子正低聲敘著家常。
北國初春,風寒料峭。
前日剛下過一場大雪。偌大的王府內,亭臺樓閣、徑道山池無不包裹著一層厚厚的潔白,枝頭瓦下掛滿了根根冰凌。
一陣風刮過,在幾間屋頂卷起片片雪沫,空氣似乎都冷得掉碴。
而此時后堂內,卻溫暖如春。
雕花的紫銅炭爐內,爐火燒得正旺。
爐側的檀木床沿邊,坐著一位身裹灰色皮裘的女子,正一臉疼愛的看著懷中的一個嬰兒。
她身邊,站著一名年約七、八歲的紫衫男孩。
“娘,我是不是很丑?”男孩低垂著小腦袋,一張黑瘦的臉上滿是委屈和疑惑。
美婦人此時正低著頭,逗弄著懷中的嬰兒。聞言,白晰秀麗的面容上雙眉便是微微一蹙,美眸中深不可察的閃過了一絲凌厲精芒。
只是一瞬,婦人的目光又被一片柔和與慈愛替代,她抬起頭看向面前的這個孩子,有些嗔怪的反問:“長相重要嗎?”
紫衫男孩聽罷,乖巧的輕輕搖了搖頭,只是嘴里卻小聲嘟嚷道:“可生得好,至少不會被人嫌棄……”
說罷,孩子的頭埋得更低了。
美婦人聞言不禁婉爾,微微低頭,對上孩子的目光,嘴角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溫柔的對他問道:“樂兒,你看窗外的雪景,可美?”
“嗯,美!”
“可是,卻沒人愿意睡在雪里!”婦人嘴角微翹。說著,又隨手拿起一旁的爐鉗,將腳邊那盆由南梁大鑄師煅星子親制的七竅雕花紫銅炭爐中的爐火撥旺了些,從中夾出一塊還沒燃燒的木炭,又對那孩子道:“那,你覺得這黑炭可臟?”
“那是自然”,男孩不明白母親的意思,目光看了看母親,又望了一眼那塊黑炭,愣愣的回道。
“可是啊,若是沒了這爐炭火,咱們怕是連一個寒夜都熬不過去喲?”美婦人說完,一雙俏目只是靜靜看著兒子,臉上掛著一絲極淡的笑容。
那孩子聞言一怔,目光來回閃動著。
片刻,似突然明悟,再抬起頭時,臉上已滿是難掩的笑意。
“娘,樂兒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