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尚未開戰,戰場之上已是起了一層厚厚的濃霧,天際漸有陰云翻涌,可蚩尤卻并不以為意,仍是命羊穜族人驅萬獸在前,自己則領軍緊隨其后。
“結果,雙方剛一接戰,戰場之上便雷聲炸響,瞬時烏云壓頂,白晝如夜,暴雨傾盆,天上無數道閃電如銀蛇狂舞,已入陣的萬獸頓時被嚇得驚惶無措。
“而此時,黃帝早已命族中勇士依高氏先祖吩附,在大霧之中,樹起了近千尊用枯草扎成的鬼面巨人,雨落之際,閃電滑過,這些鬼面巨人的聲勢分外駭人!
“獸群本就惶惶,又受此驚嚇,竟紛紛轉身往蚩尤大軍方向回奔過去!蚩尤大驚,率族中勇士拼死抵擋,卻終是被沖散了陣列,卻又因為大雨滂沱,無法快速逃離,被受驚的猛獸踩死、咬死無數。
“黃帝大喜,隨即揮軍掩殺,九黎部落隨即潰不成軍。激戰一天一夜之后,蚩尤僅率領殘存的千余族中精銳逃離戰場,卻在一處山谷被高氏先祖引來山洪阻斷前路,逃生之人十不存一。最后,精疲力竭的蚩尤,雖有萬夫不擋之勇,卻終是餓虎難敵群狼,被追趕上來的黃帝大軍圍攻梟首,將其身軀砍成數段,分棄于黃河兩岸,頭顱則釘入十二青銅鎖魂釘,由七十一勇士攜帶,深埋于南方的蠻荒大澤之中,使其永世不得輪回。
“涿鹿之戰后,九黎部族失去了領袖,族中青壯盡喪,不久便被黃帝率領的華夏大軍攻克,九黎部族余民被屠戮殆盡,而羊穜那一支‘祀神’血脈,也被憤怒的華夏勇士盡數斬殺,其族中數千年所學,盡歸華夏,落入了高氏先祖手中。”
說到這里,怪老頭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一低頭,才發現,高洋竟是張大了嘴,正全神貫注的望著自己,一雙小手正緊緊抓著他的衣擺,輕輕扯動著,連口中嚼了一半的核仁掉到了衣領里都沒發現。不禁微微一皺眉,道:“小崽子,你怎么了?”
卻見高洋伸手擦了一把嘴角晶瑩的口水,滿眼希翼的看著他,吃吃道:“公……公公,您說的是真的嗎?我家祖宗竟有這般厲害?!”
怪老頭兒聞言,嗤笑一聲道:“這不過都是些上古傳說,那時你家先祖,還不姓高!你且接著聽便是。”
見高洋忙不迭的點頭應允,乖乖坐好,怪老頭這才展顏一笑,接著繼續道:
“此役之后,華夏一族雖統治了中原,高氏一脈卻也因此遭來了人們的忌憚,便是連首領黃帝,也深恐‘祀神’一脈的強大,下令將高氏先祖及其族人遷至遠離中原的蠻荒渤海,并責令他們需以十年為期,以五行陰陽為要,為之修撰一部曠古爍今的五行經脈修行之法,名曰《內經》,以造福華夏,若是愈期未成,則全族獲罪。黃帝還以此為由,頒下諭令,令其族人十年之內不得離開駐地,并派兵把守。
“這一點,高氏先祖卻早已預見到了,到了渤海后,便舉族隱居于深山之中,在半山處臨海設寨,嚴令子孫世代不得離開所居之山。黃帝所不知道的是,高氏族人作為‘祀神’氏族,其實早已習慣了這種與世無爭的幽居生活,因此反而紛紛為自己不用再涉入俗世而暗自慶幸,那些從九黎‘祀神’一脈掠奪來的典籍,則成了他們最癡迷的東西。隨著光陰的流逝,他們漸漸將兩脈‘祀神’數千年的學識,融匯于一體。
“不過,有一件事情,卻是高氏先祖無法預料的,那就是涿鹿之戰引動天地之力的后果,極其嚴重。不知何故,涿鹿之戰后的百余年間,黃河之水便屢屢泛濫,華夏之民苦不堪言,直至堯接任華夏一族首領之責后,終于忍無可忍,開始舉華夏全族之力治水。但耗費了兩代人的生命,用了數十年時間,黃河水患不僅未獲控制,反倒引來海水倒灌,一夜間,華夏萬里沃土盡成澤國,萬民哀嚎、白骨累道……
“又過了十余年,黃帝的第六世玄孫——禹,受命治理水患,也許是他的勤勞感動了上蒼,一日,他正在洛陽岸邊指揮眾人掩土筑堤,汪洋之中,突然浮起一只巨龜,背上駝著一座巨大的黑石碑,向他緩緩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