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摻扶著老者的年輕人,一邊向前趕路一邊這樣詢問著。不是他不知道父親的答案,而是他實在太想聽一聽,在那座人類優先的城市,自己可以過上的生活了。
那是他一輩子,都不曾有過的尊嚴與幸福。
“來咱們村的那個吟游詩人不是都說過了嗎,孤山城堡有著大片沒有開墾的土地,那里每個人都能吃飽,甚至能吃上肉……快點走兩步吧,別被領主老爺追上了,他會吊死我們的。”
羅德個人崇拜武力,他信奉圣祖的那一句:“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理論,認為一切沒有武力支撐的權力,都是空中樓閣。
但是他不愿意對人族施行自己的武力,甚至于羅德對異族也能做到進行壓制的同時,留給對方留一條活路,雖然這條活路是用來輔助壓制,分化異族的。
就像《奴隸解放法案》要求被俘虜的異族奴隸,為孤山城堡工作二十年,然后就有權力與機會,成為一名自由民。
那是因為大多數成年壯年的奴隸,被奴役工作二十年后,再出來就已經很老了,很難再活上幾年了。
未來,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當奴隸的壽命提升時,羅德會將《奴隸解放法案》中的工作年限提升,但是這個年限提升只會束縛那些在法令成立后,后加入的奴隸,而不會影響之前就已經為孤山城堡工作的異族奴隸,這樣,反而會讓老一輩奴隸更加珍惜,心里產生一定程度的優越感。
隨著智力屬性的提高,羅德他將自己上一世獲得的各個方面知識進行匯總總結,用于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統治力。
而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其它領主,就沒有這樣的見識閱歷了,有些人性情仁慈,對自己的領民就好一些,有一些人性情殘暴,對自己的領民就好像在對待奴隸。
仁慈的開拓領主,領地的發展速度就相對慢上一些,而殘暴的開拓領主,則村鎮內經常會出來逃民現象,也就是原本屬于自己村鎮的嶺民,會外逃前往其它村鎮、城鎮。
許多同羅德一樣崇拜武力乃至更進一步暴力的開拓領主,就以殘暴的手段進行統治,一旦這些逃民被抓回去……想輕易死去,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們會把這些逃民釘在木樁上,放干他們最后一滴血。
“我們已經逃出這么遠了,領主不可能追得上來了,我們休息一下吧。”在這隊逃民剛剛坐下,準備吃點草根喝點水的時候。
地面突然出現隱隱的震蕩,所有人面面相覷,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恐懼。
“領……領主追上來了?”
“不應該啊,他沒道理會為我們幾個人跑這么遠!”在恐懼與驚呼聲中,馬蹄踐踏大地的聲音越發清晰了,以極快的速度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