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屋,
蘇鳴的居所。
自從上次淺草事件后,他心中的危機預感一直很強烈。
原本想要依靠原著中主角炭治郎等人的最初計劃,不由得被他擱淺。
因為,他等不了主角團的成長了,自己沒死的消息一定會被鬼王發現的,所以,必須更換計劃。
危機迫在眉睫!
為了拖延自己被鬼王察覺到自己沒死的時間,離開淺草的時候,他就動用了《讀賣新聞》給與的特權,讓他們發布了一條,隱晦透露自己死亡的新聞。‘’
其實報喪訊更好,但《讀賣新聞》害怕被資本家們報復,所以婉拒了他。
蘇鳴無奈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為了不被過早發現,他如今也不向外露面了,一直都宅在蝶屋。
他打算除非有重大的事情,比如圍剿上弦的計劃,他會蒙面參與,其余時間,就都用來領悟通透世界,快速增強自己的實力。
此時,
房間內。
盤坐在床榻上的蘇鳴,運用【過目不忘】的腦袋不停回放著,腦海中關于通透世界的原著記憶。
{繼國緣一曾對炭治郎的祖先炭吉說過:“腦中變得透明,便能看見通透的世界,但那是竭盡全力拼搏、痛苦之后,才能到達的領域。”}
{原著后期的炭治郎也曾這樣描述過通透世界:“對手的肺部的活動血管流動收縮都清晰可見,自身肌肉的收縮也能快速鮮明的把握……”}
……
蘇鳴進過漫長時間段努力參悟,越來越覺得,這像是一種肉體和精神融合的一種奇異狀態。
作為曾經觸碰到通透世界邊緣的人。
他最大的感悟就是,那個時候他在山頂訓練呼吸法的時候,幾乎忘記了自己本身的存在,一心只想呼吸法的性質變化,幾乎忘記了自我。
難道通透世界,就是道家所言的‘無我’嗎?
他逐漸陷入了沉思,隱隱想起了前世關于無我之境的描述: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有,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這句話,雖然是前世近代的一位老先生描述意境交融的文字。
但蘇鳴隱隱覺得這段話似乎可以用作解釋通透世界這一玄妙的狀態。
比如,有我之境可以解釋為通過眼睛、耳朵、鼻子、和觸感等感官接觸的世界,以色彩、聲音、味道、和質感等,自我感官認識這個世界。
但人只有這幾種器官,也只能通過這些自我感官來認識世界。
那么真實的世界,真的就是我們所見、所聽、所聞、所觸碰,到的存在嗎?
不,不是這樣!
就像男性眼睛比女性少看見70多萬種色彩,和動物的色差就更加明顯了。
人類的聽覺頻率僅在二十到兩萬赫茲之間。
鼻子的嗅覺和世間的其他物種也差異極大。
觸感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認知的世界,只是以我們人類自我本身,認知極限所見的到世界罷了。
但世界的廣闊,遠遠超過人類的認知范圍。
那么,無我境界,就是站在自然的角度認知世界,忘記自我。
通過集中并關閉多余的感官,以精神融入自然,見自然之色,聆聽萬物之聲……
忘記自我,將精神融入自然,以自然的角度,全面重新認知這個世界……
蘇鳴逐漸的閉上眼睛,屏蔽聲音,忘記自己的身體所有的感官,努力讓精神意識沉浸在自然世界中……
“呼吸……”
“呼吸……”
“呼吸……”
他逐漸發出了鼾聲……
???
蘇鳴進入一片昏暗的意識空間中。
但就在,此時……窗外傳來小黑球尖叫聲:
“呱呱呱,蘇鳴,蘇鳴,我肚子餓了,什么時候開飯啊!”
“轟~”
昏暗的意識空間,被這尖叫聲驚醒,整個意識世界瞬間明亮。
蘇鳴的身體的肌肉開始無規則的顫動起來,汗如雨下,這是身體進入到一種全新的,未知的,狀態的,自我適應的,應激反應。
薄薄的衣衫瞬間被汗水浸濕,緊緊貼在身上,因濕潤而略顯透明的薄衫,更是若隱若現顯出誘人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