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年輕的聲音響起,他有些不解。
雖然說計劃聽起來不錯,可為什么一定要交兵符,手握兵權不是更好嗎?
“愚蠢。”
懷寧親王的聲音響起。
“即便是本王這一次不交兵符,你認為女帝會放過我?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奪我兵權,平丘府賑災案只是一次試探罷了,她絕對準備了許多事情來針對本王。”
“與其被她針對,到頭來還是要將兵符交出,不如順水推舟,將兵符給她,而本王等她犯錯,一旦犯錯,天下藩王可是看在眼里,對本王來說,更為有利。”
懷寧親王一番話,讓兩人沉默。
細細想來,這手段當真可怕,逆勢轉順,明明是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但懷寧親王卻能將事情最大利益化。
的確,懷寧親王說的一點沒有錯。
就算他不給,女帝就會放過他嗎?
到時候就是各種針對,無非是換個方式換個形式罷了,而到頭來他還是要交出麒麟兵符。
除非時機成熟,可以造反了。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送給女帝,而女帝得到兵符,掌握麒麟軍,自然而然會打散麒麟軍的布局,把自己人安插進去,把別人放在其他軍營,讓自己人監督。
這是必然的行為,而這個行為,恰好可以被他利用,拿去游說各地郡王,如此一來,自己雖然失去了麒麟軍,但卻可以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藩王。
失去的是麒麟軍。
得到的便是藩王支持。
這樣一來,不但沒有任何虧損,反而大賺。
事情到現在,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而行,唯一的變數就是,自己兒子真的死了。
這個仇,他銘記于心。
但他更加知道,這個時候,自己絕對不能亂來,要細細布局,絕對不能因為這件事情,而導致自己全盤計劃失敗。
那樣的話,才是真正的輸家。
“那王爺,許清宵此事,就這樣算了?”
“不如我讓這些藩王加點火候,無論如何都要懲戒許清宵,否則......王爺的威望可就沒了。”
對方這般說道。
“不,不用。”
懷寧親王搖了搖頭。
“各地藩王所作所為,讓他們自己去,與本王無關,他們也只是試探女帝的態度罷了。”
“并非是為本王,也不是真心實意想要致死許清宵,相反只怕有些藩王,還想要拉攏許清宵。”
“而且,許清宵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將他打入天牢,不過是讓世人看看而已,若真想要殺許清宵,在大殿之上,陛下就可以下令。”
“許清宵是大才啊。”
“只是此等大才,卻不能為我所用,可惜可惜。”
“但這等大才,也絕不能為女帝所用,雖然他無法逆勢,但也是一個隱患。”
“可以派人,去敵國傳信,讓他們拉攏許清宵,也可以散播民意,讓百姓們為許清宵鳴不平。”
“本王反而希望,許清宵產生偏激之想,最好是離開朝堂,去突邪王朝,去初元王朝,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找人引誘許清宵,正常來說,他為百姓鳴冤,卻被打入天牢,肯定心有怨氣,好好利用,說不定可以給女帝制造麻煩。”
懷寧親王十分毒辣,他沒有去找許清宵麻煩,也知道不需要去找許清宵麻煩。
他一眼就看穿,女帝是在幫許清宵的,偏重許清宵,只是身為皇帝,她做事必須要對得起天下,考慮的不僅僅是朝堂百官,而是許許多多各種不同層次的人。
但懷寧親王認為,許清宵考慮不到這么多,必然會心生怨氣,既如此完全可以好好利用,這樣一來又可以給女帝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