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如何,懷寧親王眼下是自己的大敵。
而且是隱藏極深的那種,絕對不會正面與自己交鋒,這種大敵才是最為可怕的。
不過說來說去還是一點,怪就怪在大魏現在衰敗,什么事都有,要換做盛世,估計懷平郡王等不到自己來殺,女帝早就殺了。
沒有任何皇帝會容忍這種郡王存在。
“興亡皆百姓啊。”
許清宵搖了搖頭,想再多,其根本問題還是在百姓身上。
“水車之事,再等數月,應該有些結果,就希望接下來不要有什么麻煩了,國富民強才是王道啊。”
許清宵心中自語。
也就是如此。
轉眼之間,又是三天過去了。
許清宵被扣押在大牢之中三天。
各地藩王不斷叫囂,各種奏章辱罵許清宵,更是揚言一定要殺許清宵,否則難以平怒。
這一日。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接連上奏。
“陛下,臣,有事啟奏。”
“淮南郡,十二府地,有千萬百姓,為許清宵請愿,十二卷萬民書已送至京都。”
這是刑部的官員。
“陛下,臣,也有事啟奏。”
“河寧郡,九府之地,八百萬百姓為許清宵請愿,八卷萬民書也已送至京都。”
這是戶部的官員。
“陛下,臣,也有事啟奏。”
一道道聲音響起。
朝堂當中,六部官員紛紛開口,這三日來,大魏百姓為許清宵請愿鬧得沸沸揚揚,一卷又一卷萬民書送來京都。
皆然是希望陛下開恩,饒恕許清宵。
有人細算過,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有一百四十五卷萬民書,還有部分正在路上。
可以說,許清宵贏得了大魏百姓之愛戴,否則也不會鬧得天下皆知。
待眾臣啟奏完畢。
陳正儒出聲了。
“陛下,臣認為,許清宵奪權之罪,的確為大罪,可懷平郡王打傷刑部尚書在先,許清宵也是一時憤怒,再者也為破案。”
“所以臣覺得,此事,讓許清宵將功抵過,平丘府賑災案之功,抵奪權之過,再罰許清宵禁足痛改前非,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陳正儒出聲,提出解決方案。
“藩王那邊如何解釋?”
女帝開口,平靜問道。
“將萬民書送至各地藩王面前,民意大于天,相信諸位藩王也會明白。”
陳正儒給予回答。
藩王彈劾許清宵,這的確不好處理。
可這萬民書恰好可以利用上,萬民書送去,若是藩王繼續叫囂,那就是與百姓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