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也坐在龍椅上沉思,過了一會,一道聲音忽然響起。
是趙婉兒的聲音。
“陛下,奴婢聽說,華星云好像要回京都了。”
趙婉兒出聲,讓女帝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華星云,他怎么回來了?”
聽到這個名字,女帝沒有驚訝,不過口吻有些好奇。
“據說是大魏文宮一位大儒請他回來的,應該是為新朝第一屆科舉。”
“如今大魏文宮皆期待華星云歸來,外面已經傳了些消息,說華星云在外三年明意,如今歸來,將在科舉之日,完成立言。”
趙婉兒如此說道。
“立言嗎?”
“大魏文宮總算是感受到一些壓力,連華星云都喊回來了,看來許清宵給他們的壓力有些大了。”
“不過華星云此人常年在外,周游列國,只怕根心不穩,可重用,但不可親信。”
“行了,陪朕去散散心。”
女帝很平靜,對這個華星云似乎沒有什么好感,但她身為帝王,不會因為喜怒而判斷一個人。
只要能對江山社稷有幫助,無論如何都行。
女帝起身離開了,趙婉兒跟在身后。
太陽高照,但皇宮內并不酷熱。
而宮外,卻有些暑氣難耐。
但此時,一則消息傳開,讓大魏京都有些沸騰了。
百姓們的生活方式很簡單,吃喝玩樂,然后再聊聊一些話題,沒大事發生就聊誰家的兒子如何如何,誰家的兒媳又如何如何?那家的春樓又來了新茶。
可一旦有大事情發生,京都就顯得無比熱鬧。
“華星云要回來了。”
一則消息傳至京都,這一刻整個京都開始熱議起來了。
“他不是去周游列國了嗎?怎么突然回來了?”
“華星云?好熟悉的名字啊,哦,我記起來了,是哪個自稱大魏第一文人的吧?”
“大魏文宮的希望,朱圣一脈當中,最有可能成二品亞圣的華星云?”
“他怎么突然回來了?”
“華星云是誰啊?我剛來京城,都沒聽過這號人。”
百姓們熱議,一開始不少百姓有些好奇,華星云是誰,但很快又想起了這個人。
倒不是華星云沒什么存在感,反而他的名字在整個大魏都十分有名,不過大概是三年前,華星云便離開了大魏,要去其他國家游歷。
明意立言。
如今三年過去了,大魏都換了皇帝,又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動蕩,放在太平盛世,這三年或許人們不會忘記。
可在這個節骨眼上,消失了三年,還真沒有人會記得住這個名字。
哪怕是許清宵,如果突然消失三年,期間大魏北伐,那百姓們也不會記得許清宵。
只是當許清宵再次出現時,百姓們這才會記起許清宵。
隨著消息越傳越廣,很快華星云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大魏京都,越來越多人想起了這個人物,一時之間,更是議論四起。
“華星云周游列國,我還以為他去其他王朝任職了呢?沒想到是去明意立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