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回答,都是錯誤的,眼見非真,心見非實。”
“仙門道長回答非眼非心,而慧覺和尚一個無字,其意是說,既然不是眼也不是心,那就是無。”
“無既空空,既是空空,又何來執著?之前所說,都是空,你提出來的疑惑,也自然是空。”
“所以仙門道長敗了,慧覺和尚贏了。”
年輕和尚如此回答道。
說的眾人徹底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這佛門禪機,當真是古怪的很啊。
但這就是辯法,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要么你說服對方,要么對方說服你。
十分簡單。
但現在,無塵道人被說服了。
“阿彌陀佛。”
慧覺神僧雙手合十,念誦一句佛號。
隨后,他再次提問。
仙門當中,變得更加安靜。
不,應當說整個大魏都變得十分安靜。
比之前還要安靜許多。
太上仙宗的無塵道人都敗了,誰還有資格上去攖鋒?
足足半個時辰后。
終于有人回答了慧覺神僧的問題。
但可惜的是,連三句話都沒有堅持,就敗下陣來了。
整場辯法足足持續了四個時辰。
大多數都是慧覺神僧在說話,大魏京都內,說話的聲音不多。
這四個時辰來。
有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大魏比東洲要好一些,東洲兩個時辰內就全敗了,目前四個時辰,還沒有完全失敗。
至少仙門還能回答幾個問題,雖然清一色都是輸,可總比東洲好。
壞消息就是,七大仙門,已經有三個輸了,剩下四大仙門,更不用去想。
慧覺神僧的聲音停下來了。
辯法四個時辰。
也差不多到了時候,不可能一直辯法下去。
就如此。
第一天辯法結束。
大魏敗了。
如若不是無塵道人強行抬了一手,其實是慘敗。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期待著許清宵顯身。
夜晚,大魏顯得有些壓抑。
百姓們聚集在各大酒樓,談論今日辯法之事。
大部分是互相解釋今日辯法的意思。
可越說到后面,百姓們越覺得佛門的可怕,同時也憤恨在這個時候,王朝陽居然不出面。
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圣人后代,結果佛門都欺負到家門口了,王朝陽不理不管。
還當真是好圣孫啊。
不過這種言語上的辱罵,到沒有什么,畢竟王朝陽不是大魏子民,不幫大魏也沒話說。
只是讓人覺得惡心罷了。
但更多人討論的事情,還是許清宵。
“如若許圣出面,區區佛門,算得了什么?”
“就是,雖然今日失敗,但我大魏還有許圣。”
“說的沒錯,大魏還沒有敗,有許圣在,一切都不成問題。”
不少人的聲音響起。
他們想到了許清宵,認為許清宵沒有出面,那么事情就還有轉機。
只是雖然大部分言論是這般,也有人潑冷水。
“許圣固然才華橫溢,可佛門辯法,倒也不是許圣擅長的東西。”
“實際上,王亞圣之所以不出面,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亞圣都不敢說一定能勝,半圣自然更不行了。”
是讀書人開口。
來自天地文宮。
但對比朱圣一脈讀書人不一樣的是,后者并沒有諷刺許清宵,而是就事論事。
只是言語當中,尊崇亞圣,認為亞圣都做不到的事情,半圣怎可能做到?
這種言論出現,惹來不少謾罵。
只不過百姓們也只是罵幾句,當真上綱上線也沒必要,畢竟他說的沒錯。
亞圣都不敢辯法,半圣的確有些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