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馮老總站到了最后,是名副其實的幕后大boss,不但成為了這條街最靚的那個仔,還收割了一大批粉絲,聲望值蹭蹭往上漲。
時間是傷痛最好的解藥,幾天后,迅哥兒等人把“湯皖”葬在了朝陽門外的一處原野之上,回家就寫了一篇文章《紀念湯皖之君》。
半個月后,“湯皖刺殺案”余波已經散去,所有人的焦點都轉移到了《滬市會談》上面,期盼著南北上方能握手言和。
一個月后,南北雙方代表人,經過數次會面,皆無法達成共識,《滬市會談》正式宣布談判破裂,南北雙方即刻恢復備戰。
而此時的湯皖終于有驚無險,耗時一個月之久,才堪堪踏上了歐洲大陸,游輪停靠在了瑛國西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利物浦。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港口,前線的英法聯軍,其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補給,大多匯集到利物浦港口亦或者樸茨茅斯港口。
而說起這個城市,湯皖有著別樣的看法,便是因為這里誕生了一只偉大的足球俱樂部——紅軍利物浦。
1917年對于紅軍來說,是極其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利物浦升入了甲級聯賽,正式開啟了傳奇的旅途。
特別是“伊斯坦布爾之夜”,每當提及,湯皖總是會感到莫名的興奮,如果需要一個解釋的話,應該就是奇跡。
由于受到灣流的影響,利物浦的氣候有著比較顯著的特征,溫和而潮濕,在盛夏時節,一般室外氣溫大約在30攝氏度左右。
對于,一個南方人來說,可以無縫連接當地的氣候,很是舒適。
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有一種與華夏迥然不同的異域風情,入眼之內,皆是以紅色為主的建筑群。
這些建筑大多是白色的圍欄,紅色的墻壁,玻璃窗戶,屋前有一塊草地亦或者花園之類的,倒是與后世的復古小別野差不多。
這種建筑風格是受到喬治亞時期與中世紀風格的影響,恰巧此時瑛國國王是愛德華七世,因此這一類型的建筑被統稱為愛德華式建筑。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正在發生的一戰,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族親戚之間的大亂斗。
細致說來,愛德華七世還有得國血統的,他老媽就是貨真價實的得國公主。
簡單理一下,一戰差不多就是一群得國舊貴族和琺國大混戰。
按理說,大家都是親戚,有什么話可以坐下來,好好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打打殺殺多不好。
但是,這幫子親戚可不管這些,上層王室之間繼續通婚,下面戰場接著干仗,還是往死里干的那種。
湯皖只在腦子里搜索了一下相關資料,就直犯模糊,歐洲王室的關系,怎一個亂字了得,要是認真計較起來,大家都是親戚。
不過,現在的湯皖可管不了這些,唯一的想法就是騎著自己心愛的小摩托,趕緊去找自己的小媳婦。
1916年,經過了凡爾登絞肉機戰和索姆河地獄戰后,得國的西線攻勢難進寸步,而東線攻勢也讓得國分心應對。
主要是得國的廢物盟友們,實在是不給力,但凡稍微給點力,局勢也不至于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