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么巧。”
劉嵐看到何雨柱正好在門口。
就過來打了個招呼。
隨后又把她家里的人介紹了一下。
當然,她父親因為身體原因沒來。
等劉嵐介紹完了后。
夫人開口了:
“柱子,沒想到你收的還是一女徒弟。”
聽到夫人說話,劉嵐問道:
“師傅,這位是?”
“忘了我之前怎么跟你說的。”
何雨柱沒有回答,而是先批評了劉嵐一句。
“柱子,別那么嚴肅。”
“人家這么隨口一問也是人之常情。”
劉嵐還沒有說話,夫人先給求了個情。
“老姐姐,這事兒可不能依您。”
“行有行規,您忘了我和您家那們是怎么認識的?”
聽到何雨柱反問起了自己。
夫人隨即說道:
“我家那位說你菜做的好,人也實誠。”
“他最欣賞你的就是不該問的事從不問。”
說著就笑了起來:
“行阿,柱子還將起我來了。”
“今兒個給你留著面兒,哪天去我家里的時候我得好好說說你。”
何雨柱也笑著說:
“之后您怎么批我都成。”
“現在您請。”
說完就示意劉嵐也跟上來。
“嵐姐,你師傅好兇啊。”
劉嵐的一個弟弟開口說道。
“那是你姐姐犯了錯。”
劉嵐的母親也是有一些見識的。
“別說那些大戶人家。”
“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也不喜歡別人打聽自己的事。”
對弟弟說過后,又轉身對劉嵐說:
“嵐兒,以后這種錯誤可千萬別在犯了。”
“亂打聽可是犯了忌諱的。”
“我知道了媽。”
劉嵐此時也體會到拜了師后很多東西就會不一樣了。
等人都到齊后。
劉嵐拿出拜貼遞給了何雨柱。
知道她家里困難的何雨柱沒讓她出貼禮。
何雨柱先是簽了名,隨后幾位來見證的也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待劉嵐敬過茶后。
這事就算成了。
之后就帶著劉嵐準備菜去了。
在做菜間,何雨柱先是詳細的給她介紹了譚家菜的由來。
以及創始人的一些事。
兩人很快就忙完了。
席間。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這天災。
都是愁容滿面,也不知道這災情什么時候能過去。
何雨柱倒是知道,可他沒法說阿。
只能安慰大家:
“解放前那么困難,我們都過來了。”
“還怕這小小的天災不成。”
看到何雨柱示意自己。
婁曉娥說了起來:
“你們聽說了嗎,隔壁院里那老光棍娶媳婦了。”
聽婁曉娥這么一說,幾人都來了興趣。
“就是那個四十多,父母還常年臥病在床的老李?”
二大爺問了起來。
“對,就是他。”
三大爺接過了話:
“這老李,是個孝順的人,也是個苦命人。”
“以他的條件,娶媳婦倒不難。”
“早些年怕娶了媳婦,對爹娘不好,就一直耽誤著。”
“這年齡一大,沒人給說了。”
“就算說了,也都是一些帶著孩子的寡婦。”
“老李也都拒絕了。”
聽到三大爺這么說,周圍人也是唏噓不已。
“那怎么又娶著媳婦了?”
問這話的是二大爺。
他一般想著怎么升官。
對其他的事很少關心。
“不但娶了,還是一二十歲的黃花大閨女。”
聽婁曉娥這么一說,大家問起了情況。
原來是一農村逃荒來的。
被和他關系挺好的一媒婆領來的。
那姑娘的父母聽說有口吃的。
就趕忙讓媒婆把自家姑娘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