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天就黑了下來。
終于到了何雨柱最期待的篝火晚會。
以前工作跟公司出去旅游他也參加過所謂的晚會。
結果大失所望,就弄一個鐵皮桶,在里面點上幾根木頭。
那火小的何雨柱不ren直視,還不如農村老家大鍋的火旺。
草原上篝火晚會歷史可以追溯到人們剛學會鉆木取火。
那時人們發現火不僅可以烤熟食物,還可以驅嚇野獸。
自此他們就崇拜上了火。
之后每次滿載而歸他們都會手拉手圍著火光跳舞表達喜悅。
這種慶祝形勢一直延續至今,就形成了篝火晚會。
除了慶祝晚會還有特別的意義:
驅蚊蟲、為行人指路、驅嚇野獸。
天一黑何雨柱迫不及待的跑了過去。
開始學著他們用木桿搭成支架,然后依次堆壘成垛。
何雨柱下午的表現贏得了他們的尊重。
很快他的頸上就掛滿了潔白的哈達。
然后也喝了不少的馬奶酒。
這時一位小伙子將火把遞給了何雨柱。
在巴雅爾的翻譯下他才明白是讓自己來點燃篝火。
篝火點燃后悠揚的馬頭琴聲響起。
一群穿著特色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唱起了讓人心醉的蒙古族歌曲。
小伙子們也拉著隊員們圍繞篝火唱祝酒歌、跳特色的民族舞。
跳累了的何雨柱找到張桌子正準備休息。
其其格就帶著一群人來給他敬酒。
今晚是何雨柱來這里最放得開的一次。
所以他來者不拒,擺出一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一圈酒下來臉色變都沒變。
贏得了姑娘們的一片叫好聲。
這里的動靜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見姑娘們在敬何雨柱酒,很多人都來了興趣。
紛紛加入了火拼。
好嘛,好好的一個篝火晚會,硬生生的讓何雨柱帶成了酒會。
一開始喝的是馬奶酒,這種牧民自制的酒度數并不高。
一般最高達到18度,當然蒸餾的不算。
何雨柱一看這樣不行,就提議喝白酒。
人群出現了短暫的寂靜,然后有些自認頗有酒量的小伙子開始向他發起挑戰。
白酒喝的是河套老窖,這家公司成立于1952年。
既然要比酒,當然不能輪番上陣。
比酒的人坐在桌前,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來。
果然敢來挑戰的都有幾把刷子。
一斤酒下肚后居然一個人都沒淘汰。
何雨柱一看這樣不行,跟他們玩起老家的喝酒規矩。
開場先同時喝三杯,何雨柱還是很講究的,喝完還讓他們吃口菜歇歇。
接著何雨柱舉起酒杯說第一次見面,喝個認識酒。
然后借口說下午已經見過,再喝個加深酒。
最后說天南地北以后不知還能不能再相見,又喝了個感情酒。
這種酒每次要喝兩杯,喻為好事成雙。
所以一套下來就是九杯,一下喝趴了好幾個。
還坐著的也都臉色發白。
何雨柱見狀開始自言自語:
“這才哪到哪呀,后面還有治一圈,敬酒、門前盅呢。”
其其格詢問其意思。
等她給小伙子們翻譯過后。
一群人連忙自罰一杯認輸。
這時何雨柱最想學的就是小鋼子。
大喊一聲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