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飯前何雨柱繼續的苦逼的打積木。
昨晚在婁曉娥的脅迫下他答應了再打兩副。
雨水和星星每人一副,婁曉娥陪著俊俊和媛媛玩。
在每天的例行巡視后,何雨柱拿出了筆記本,打算看看有什么補充的以及當下可以做的。
當看到人員時,他拍了拍腦袋,自己怎么把這事忘了。
之前他每個月都會教后廚的人一道菜,但這兩年精力都放在種菜和養豬上了。
于是何雨柱拿出了花名冊。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軋鋼廠廚房人員總計200名,看到這何雨柱嘴角抽了抽。
人員太臃腫了,一般來說上萬的廠在不使用機械的情況下廚房100-120人足已。
這里的上萬人是指全部都來食堂就餐的人數。
比如廠里一萬人,實際就餐人數只有五千,所以廚房只需50人左右。
到了后廚,何雨柱明白了為啥需要這么多人。
廠里的工人都在食堂吃,而且這時候飯菜沒啥油水,工作強度又大。
因此工人吃的特別多,還有就是四九城以面食為主,光和面、蒸饅頭、捏窩頭、發糕就要不少人。
何雨柱拍了拍手掌,等眾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后他開口說道: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從今天開始,只要上灶的。”
“我每個月教兩道菜,大家想好要學的菜系,然后到劉嵐那報名。”
“我統計好人數后做成表貼出來,以后你們就按上面的行程學。”
剛說完廚房的歡呼聲差點掀翻了屋頂。
過了一會楊師傅走了過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
“何主任,另外幾個?”
何雨柱笑著回應:“一視同仁。”
楊師傅樂上了天:“我這就去通知他們。”
說完他就朝二號食堂跑去,其他人見狀也去了另幾個食堂。
何雨柱前腳走出廚房后門,馬華和劉嵐后腳就跟了上來。
不等他開口,劉嵐搶先說道:
“師傅您這是要干嘛,您不怕他們學成后擠掉您。”
何雨柱反問:“可能嗎,你要知道人的天賦是有限的。”
劉嵐啞然,她想到了自己,學了這么多年。
同一道菜同樣的做法調料用量也一樣,她還是做出不何雨柱的那種味道。
“師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你培養這么多廚師做什么?”
何雨柱故做深沉:“為了美好的未來。”
劉嵐馬華一副你騙傻子的表情。
何雨柱沒有解釋,而是笑了笑回了辦公室。
劉嵐忍不住抱怨:“也不知道師傅怎么想的。”
馬華撓了撓腦袋:“師傅做法一項有深意,咱們只要知道師傅不會害咱們就行了。”
劉嵐一想也是,何雨柱做事看似不著調,最后卻總能證明他是對的。
何雨柱剛才還是沒說謊,就是為了未來。
開放后自己可是要開不少餐館的,沒廚師可不行。
另外何雨柱也打算多和圈內人交流,圈里不少的老師傅都有獨家秘籍。
他打算把這些人忽悠過來,弄個高檔的私房餐廳。
有會員卡才能進的那種,這樣既可以賺人脈又可以賺錢,一舉兩得。
晚上下班何雨柱去了小酒館。
這些年,只是沒事他每個月都會去幾趟。
已經混熟的他剛進一酒館就收到了一片歡迎聲。
其中牛爺更是調侃:
“何主任您可真夠執著的,這得五六年了吧,您還沒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