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后自己開荒種地,得一稱號東坡居士。”
“后來他在杭州做官時,百姓為了贊頌他的功德,春節抬豬擔酒給他拜年。”
“他收到后,讓人將肉切成方塊,燒的紅酥酥的分給百姓吃。”
“百姓無不贊嘆,把這肉稱為東坡肉。”
“說的一點也不錯,等下。”
看著眾人期待的目光何雨柱皮了下,過了好一會才開口:
“等下獎勵小馬一塊肉。”
其他人一臉的羨慕,小馬嘿嘿的笑著。
兩個小時后,何雨柱將蓋打開,把肉塊翻了個面,肉皮朝上,又將火轉為文火。
吩咐劉嵐半小時后將其上桌。
菜做完,何雨柱去問了下,不用加菜,他便去了小酒館。
到那里時伊蓮娜已經在那等著了。
大中午的何雨柱先帶她去吃飯表示感謝。
友誼商店的外觀給何雨柱的第一感覺是大氣,占地面積大,這時少見的四層樓。
進友誼商店伊蓮娜沒有經過任何檢查就進去了,盡管證件齊全,但何雨柱仍被來回盤問了好幾遍。
弄的他眉頭緊皺,難怪收藏馬說這家商店并不友誼。
網上有人說友誼商店四九城人的記憶,何雨柱只想啐他一臉。
屁的記憶,最多只是大院那波人的記憶。
最后還是伊蓮娜過來說了幾句話,門衛才放他進去。
進去后何雨柱的第一感覺就是大、空曠。
一些穿著淺藍色工服的售貨員各自守著空蕩蕩的柜臺。
何雨柱可不敢小瞧這些售貨員,因為能上這里上班的,外語是基本要求,會多門外語的也大有人在。
何雨柱隨手拿起一本小冊子,中英文雙標,是友誼商店的介紹書。
小冊子為油印,十六開橫向裝訂,背景為藍色的外景,底部是紅色的電話地址。
扉頁只有三行字:
第一行“外賓大樓食品部經營商品目錄”。
第二行“四九城食品供應處。”
第三行是時間。
何雨柱翻了翻,上面寫著經營食品為二十個大類,計1214個品種。
這些品種在經歷過后世洗禮的何雨柱看來并不多。
但這時生產力低下,物資緊缺,運輸困難,能有這么多東西無愧于它的口號:
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友誼商店很少來人,看到一位女老大哥和一位國人說著國語,售貨員們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
每當何雨柱路過她們柜臺的時候她們都會跟何雨柱聊兩句。
問的最多的就是兩人的關系,當知道何雨柱只是一名廚師時,又好奇他是怎么進來的。
據她們所說,因為經營面積大,很多柜臺都沒人值守,如果只是閑逛,她們并不會主動搭訕,想看商品叫她們就行。
又逛了一會何雨柱除了發現茅臺、汾酒等名酒外,還發現了國產的洋酒。
四九城產的威士忌、羅姆酒、俄斯克,東北的白蘭地,好奇的他每樣買了一瓶。
當逛到肉類區的時候,何雨柱居然發現了活綿羊、活山羊。
詢問過后才知道是一些老外的特殊要求。
何雨柱嘴角直抽抽,心說這些老外真難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