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于梵凈山而言,陳晚安是知道的,每個人來到這里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
瞬息萬變的天氣在這里可謂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種旅行打卡圣地,即便是遇到天公不作美,即便是大霧彌漫還伴隨著雨水,也可以見識到了梵凈山的朦朧美。
當然,若是在大晴天,那便是能看到梵凈山的最美之處了。
吃過了飯,陳晚安也將目前所能寫到的全都補充在游記第二彈上。
重新復看了一遍,陳晚安先做保存,等到自己游覽完了梵凈山,補充上后續在發表出來。
……
在即將到了梵凈山腳下的時候,陳晚安眼睛一亮,竟然見到了那寨沙侗寨!
陳晚安瞬間來了興致,本就想將這里作為晚上入住之處,這會趁著沒事過來看一眼也不錯。
寨沙侗寨位于梵凈山山腳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過,河畔有古樹參天,寨后綠樹青山。
進入侗寨景觀大門,宛如進入古樸原始的江南小鎮,這個隱于綠樹濃蔭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現在眼前。
沿著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開朗,一個圓形的廣場如孔雀開屏,廣場一角矗立著一座侗寨的標志性建筑——鼓樓。
寨子內富有特色的木質小樓一座緊挨一座,看上去都似民宿客棧一般。
巷道兩旁各種花草競相開放。
在陳晚安意料之中的,整個寨子里游客很少,很安靜。
環顧四周,看到一些當地的原住民有的在忙著自己手里的活計,還有一些年齡大些的坐在鼓樓下面的場地上聊天。
這里當真是很幽靜,很婉約的一個小寨子,好似世外桃源一般。
現在的這里還不曾是那種商業化很嚴重的程度,原生態的侗族生活和百姓活動還很舒服。
在上輩子的世界,陳晚安所知道的這個小寨子或許就是因為梵凈山的原因,已經徹底淪為了民俗客棧的包圍地,一棟接著一棟的木質小樓將侗族原本的淳樸文化消散的蕩然無存。
所以這里真的是讓陳晚安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不過著急趕往梵凈山,陳晚安也沒多留。
……
對于陳晚安而言,萬幸,今天是大晴天,這也讓陳晚安舒了一口氣。
從景區入口到索道還有很長的一段山路,路面不寬,彎道也有些崎嶇。
比較好的一點就是這段路是有小巴車的。
抬頭望去,天是晴天,陽光很好。
山頂在云霧之中繚繞著。
陳晚安深吸一口,似乎下一刻自己就能穿越這云層到達頂端了。
其實時至今日,陳晚安越發覺得旅行就是一本自己抒寫的書。
一次旅行就是書中的一段故事,這故事里有激情,有浪漫,山水畫卷,云卷云舒,或許還有碰撞和情殤,跌宕波瀾,流連難忘。
故事多了,自己的人生就會變成一本讀不完的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