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是秦儒掌握最大的芯片技術。
蒼月芯片,已經發展到第八代。
而諸辰帆,只掌握到第三代的技術。
對于第四代到第八代。
諸辰帆只是知道一個概念。
如果自己想使用更好的蒼月智能芯片,只能根據諸辰帆的記憶,自己去開發出來。
兩人小心接過芯片。
打開機器人的控制面板。
把芯片放進去。
機器人的雙眼,開始亮起來。
眾人后退。
緊張的看著這個第一臺機器人。
海洋機器人,也是諸辰帆掌握并不算成熟的機器人技術之一。
不過,諸辰帆記憶中的機器人,和常人一樣。
基本在一米八上下。
而秦儒制造的海洋機器人,身高達到了4.89米的身高。
主要是,秦儒掌握的材料,不得不加多兩層,以抵抗海底的壓力。
并且因為智能控制上面,秦儒制造的海洋機器人非常的復雜。
不像記憶中蒼藍科技的那樣,機器人采用概念傳輸控制。
而秦儒制造的,則是金屬傳輸控制,和世界上大多數機器人一樣。
可以說,完全不一樣的就是這一塊控制芯片。
其他的,很多國家都能制造出來。
正好的也是,很多人都能制造,但卻沒辦法驅動。
一方面是沒有足夠讓機器人智能化的控制芯片,另一方面,也就是能源問題。
秦儒采用的是和蒼藍無人機一樣的離子電池,不過放大了。
也導致了機器人的內部一一擴大。
到了現在,達到了4.89米的身高。
機器人開始運作。
站起來,秦儒等人都得仰望看著它。
當初建造的時候,秦儒考慮到了會建立其他的情況。
所以,科研大樓每一層的高度,都在五米以上。
如果加上覆蓋層和保護層。
一層的高度,是七米。
那怕這棟科研大樓只是過渡型的。
秦儒也建造非常的巨大和高大。
不管是現在的科研大樓,還是銀灘商業區那邊的蒼藍大樓。
都是過渡型的。
秦儒雖然想一步到位,但是現在的財力和能力不允許自己這樣去做。
秦儒的規劃是,蒼藍公司應該是一個集辦公,科研,生產為一體的科技園區。
對于這點,目前的蒼藍公司,實在做不到。
而且,建造自己心中的蒼藍公司至少需要五百億的建造資金,加上其他的,至少需要七百到九百億的資金來建造蒼藍公司的真正總部大樓。
目前,秦儒實在是沒有那份資金。
重要的是,目前的蒼藍公司,不需要那么豪華的辦公大樓。
所以,秦儒在銀灘商業區那邊建立了一棟過渡的。
至少來說,蒼藍公司產值沒有突破兩千億,秦儒是不打算啟動蒼藍產業園計劃。
不過,目前銀灘商業區,也是蒼藍產業園的一部分。
秦儒的心中所想,是諸辰帆世界中的蒼藍科技建造的蒼藍產業園是完全一樣。
而那準確的來說,并不叫產業園,而是叫城市,蒼藍市!
蒼藍科技歷時七年時間,消化資金一萬四千億,從一片荒涼的山區,建造出世界第一座全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