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怎么壓?
秦儒給出的價格,并不如中科院的那樣優惠。
大約比市場上便宜了百分之十的樣子。
要知道,很多設備,你就算是有錢,人家也不可能賣給你。
所以,這是唯一的機會?買不買?是你們自己的問題。
一臺設備,少說得三千多萬。
一套下來,沒有三五十億,就別想拿下來。
基本上都和上面的人溝通了之后。
不少的企業開始選擇自己的設備。
并且選擇了以錢?還是以員工支付。
三萬人的員工,很快就滿了。
看著已經無法以員工抵押的其他企業,無奈,只能再請示,然后選擇購買一部分。
只有少數的幾個企業,才會一整套的設備購買下來。
全部清算下來。
秦儒需要支付超過四百臺設備。
總價值已經超過了三千億之高。
當然,這錢不可能一下子就支付的。
三千億的設備,成本最多不過一百億。
利潤多少?兩千九百億!
除了員工抵消之外。
每家企業需要首先支付三分之一。
設備,會在今年全部提交。
剩下的,分三年,五年全部支付。
盡管如此,這一波,秦儒就收獲了六百多億的資金。
一下子,就讓各大項目本來就空缺的資金,得到了補償。
而這,還沒有完。
因為,秦儒現在合作交易的,僅僅是國有企業。
之前中科院購買的蒼月芯片的生產線,僅是兩條。
并且現在已經想購買更多的其他的設備。
而且,軍方也有意思購買一批設備。
如果算下來,總價值,可能超過了五千億,甚至更多。
就看秦儒想提供什么樣的設備了。
如果秦儒提供那些尖端的大型機床,可能這筆交易,突破一萬億都不是不可能。
不過,就算是秦儒想提供,自己也沒辦法生產出來。
3D大型打印裝置是很牛叉沒錯。
但是,制造的設備,體積是有限制的。
生產出來的,僅能適合中低端的設備。
不管其多么的精密。
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無法生產大型設備。
比如制造火箭,制造船舶,制造潛艇,制造大型飛機這類的設備。
秦儒就沒辦法制造出來。
3D大型打印裝置,沒辦法制造大型設備出來。
所以,秦儒才如此放心的設備出售。
因為,秦儒掌握的設備,那怕是在世界尖端領域的前沿,但依舊改變不了其本身只能生產體積過小的貨物。
對于那些大型的物件,是沒辦法生產的。
要知道,制造火箭,潛艇等的設備,一臺價值就超過了三百億美元。
而一套下來,至少需要兩千到五千億美元。
很多人都制造,大型船舶制造企業非常的牛逼。
為什么?因為人家單單是生產設備,價值就數千億。
比如說韓國三星船舶,估價就超過了三千億美元。這也是為什么三星集團出再多問題,也沒辦法動搖根本,這就是實體業的恐怖!
1978年,三星電子出口額就已經突破了一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