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華暉嘆口氣“看來,秦儒的心,很大!”蘇芷雅贊同,點頭“確實,我想,去年的時候,他就有今年的規劃了,只是我們送上門去而已!”說起這點,蘇芷雅已經不知道是生氣?還是無奈?
或者說是頭疼更為準確一些。
大型運輸機!目前華夏僅有成飛能制造鯤鵬,最大起飛220噸,載重66噸。
現在呢?蒼藍公司居然在研制最大起飛預計350噸以上,載重150噸上下的戰略運輸機。
運輸機來說,分為小型運輸機,中型運輸機,重型運輸機和戰略運輸機。
華夏的鯤鵬,俄羅斯的伊-76,美國的C-130都是隸屬重型運輸機。
目前,世界上能被稱為戰略運輸機的,僅有三款。
分別是前蘇聯制造的安-225,美國的C-17環球霸王,C-5銀河戰略運輸機。
而唯一列裝戰略運輸機的,僅有美國。
也就是C-17環球霸王。
戰略運輸機的標準是載重一百噸以上。
目前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僅有這三款運輸機。
其他的,就算是C-130在內,也僅是隸屬重型運輸機。
蒼藍直接就上馬戰略運輸機,這怎么不讓蘇芷雅和古華暉都頭疼不已?
這是好事?肯定是好事,但是,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是壞事。
鯤鵬,讓華夏擺脫了無法生產重型運輸機的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鯤鵬和美國的差距依舊存在。
更別說是在戰略運輸機上面,不客氣的說,再追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追上,要知道,美國在八十年代就已經列裝了戰略運輸機。
鯤鵬呢?這兩年才開始少量的列裝,并且年產僅有十幾架。
華夏龐大的疆土,至少需要三百到五百架重型運輸機,并且需求十到三十架不等的戰略運輸機,配合其他的中型,小型運輸機,至少需要一千架以上的運輸力量,才能滿足華夏龐大的疆土防御。
尤其是現在華夏已經開始走向海外,這就更需求戰略運輸機的存在了。
但是,華夏想研制戰略運輸機,實在是太困難了。
目前的鯤鵬最早的時候,還是用國外的發動機,最近列裝后,才更換成自己的太行發動機。
盡管如此,推力也僅僅是滿足,并且無法做到最大推力,也就是說,華夏根本就沒有推動兩百噸以上飛機的發動機。
更別說去制造什么戰略運輸機了,就算是現在的太行發動機,雖然華夏不說,但是國內外的不少專家都坦言,太行發動機性能并不是很高。
甚至有國外軍事專家更是直接評論,太行發動機的推力,連歐美九十年代的水平都達不到。
發動機,可以說是華夏永遠的痛,陸地的坦克,天空的飛機,海洋的軍艦,發動機都是限制華夏發展最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最大的根源,就是華夏沒有足夠精密的設備來加工出更精密的零件。
不過,購買了蒼藍公司一批設備后,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改善,但是想全面改善,沒有三五八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部長,這件事情很難處理,我們去年就已經答應過秦儒這點,再說了,現在秦儒可沒有違反任何的規定,所以……”
古華暉何嘗不明白這點,正是明白,才頭疼。
“再說了,秦儒也未必能制造出來,現在秦儒的情況,我感覺來說,有點詭異,手上的錢太多了,我擔心他會驕傲自大,直接上馬天馬行空的項目,到時候導致資金破裂,如果是這樣的話……”蘇芷雅想到什么,擔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