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二八自行車就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家人有一輛自行車就足夠滿足出行的需要了,就和后來家家有的小汽車一樣。
祖國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現在人肯定不會想到在后世的小汽車會像現在的二八自行車一樣普遍,只要肯努力干活,房子可能買不起,但是汽車這個消費品絕對是沒問題的。
二八自行車是相當結實的,前面的大梁,可以坐一個,后面的架子上可以坐兩個人,當然,前提是需要這個蹬自行車的人相當有利,有力氣,畢竟靠著兩條腿的力氣,想要把整個自行車蹬走,那必須要有一把勁的,而現在的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氣。
紅霞已經稍大了,坐在前面的大梁上,老六蹬著自行車,騎了起來,然后玉蓮抱著三歲的桃核,快步跑幾步,一下子就坐在了自行車的后座上,一家四口,就這樣出發了。
這樣子,有些像后世看到的印度人的樣子吧。
娘家離這里大概有50里地,老六的腳蹬著自行車,相當的有力,當走過縣城的時候,遠遠的就可以望到一個雕塑,那也是這個縣的標志性建筑。
那是一個轉盤,交通路口經常用轉盤,轉盤的外面走車,里面則是一個戰士的雕塑,他的身體魁梧身材高大,穿著戰爭時期的軍裝,他的兩眼炯炯有神地望著前方,右手舉著一個炸藥包,看那個姿勢,就能隨口說出他想要說的話來。
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這一時代的人都是非常熱愛祖國的,他們知道,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有無數的前輩拋頭顱灑熱血。因為身邊的人隨口就能說出這些事了,比如說老娘,就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親眼看過日本鬼子的暴行,也為能生活在新中國而感覺到驕傲和自豪。
“這次回娘家,不知道能不能看到舅舅。”玉蓮在后面說道。
當看到這個雕塑的時候,玉蓮就莫名地想到了舅舅。
桃核正在玉蓮的懷里,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這個世界,同時也聽到了母親的話。
“舅舅是我的舅舅嗎?一定要能見到的,我還要做木槍呢。”桃核說道。
“不是你的舅舅,是我的舅舅,你要叫舅姥爺的。”玉蓮說道。
玉蓮家也是農村的,但是家里有一個很有出息的人,就是她的舅舅。
舅舅是在革命年代成長的,之后參軍,然后進了抗美援朝的戰場,當回來的時候,身上還是帶著沒有取出來的彈片。
作為當初戰斗的功臣,舅舅在回來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地級市的一個工作崗位上,和這些村里人相比,僅僅是吃皇糧,就夠讓人羨慕的了,一家人出了這樣一個戰斗英雄,一個在地級市里面政府部門工作的人,那是相當光宗耀祖的。
不過,舅舅并不習慣城市的生活,每年到了夏天都喜歡來玉蓮的娘家度假。
“舅姥爺?”桃核重復著這個稱呼,在他眼里覺得很好奇,這是一個什么親戚呢?
過了縣城之后就開始上坡了,老六騎著開始吃力起來,但是他依舊在用力的蹬著,蹬著,汗水打濕了他的衣背。
“有了桃核,感覺重不少啊。”老六這樣說著,都是歡喜的語氣。
這個家,有了男孩,就有了奮斗的動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