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直接上小學的話,那學生又沒法達到城市里小學生的地步,城市里上小學的時候,小學生對那些拼音算術都已經有了基本的基礎了,這樣農村里面的小學一年級的任務會非常緊張,所以折中的考慮在每一個小學里就開設了一個學前班,在學前班里,可以把城市里的幼兒園的任務承擔起來,先給學生學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小鎮的教育還是不錯的,小學六年級是統一上在一起的,叫做中心校,一年級到五年級是在各個分小學上學,這樣小學只有一年級到五年級,然后加上一個學前班,其中,學前班的人數是最多的。
這倒不是說所有的人都重視教育,很多人只是覺得把孩子送到小學去,有人給看孩子而已,這樣大人就可以方便去種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塞到小學去,學前班的人數就遠遠的超過了預期。
其他的年級,只有一個教學班,學生只有20多個,但是,學前班卻有60多個,既然大家都在一起擠著上,所以桃核也是有希望的。
這一天,老六又跑去學校找了校長,說了半天,終于桃核上學的事兒搞定了。
“紅霞,你是姐姐,去了學校一定要保護著桃核。”這天早晨,玉蓮在家里說到。
此時,兩人都已經做好了上學的準備,這是第一天。
家里是很貧窮的,以至于連一個上學的書包也舍不得買,所以,紅霞和桃核兩人背的書包都是玉蓮用布頭做的,斜挎著背在前胸,就和這個時代人常常背著的那個上面印著為人民服務的帆布書包一樣。
鉛筆盒,倒是有的,不過不是新的,是老六出去收破爛兒的時候拿回來的,當然是壞的了,老六用鉗子掰了幾下,多少還能裝進去鉛筆和橡皮。
每個人的書包里都只有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把小刀,兩個本子。
這兩個本子也是自己做的,老六在收破爛的時候,有的時候運氣好會收到一些白紙,有的時候是一些賬本,這些本子把它們裁成十六開的,然后用針線縫起來,就做成了本子,已經提前打好了格,一個拼音本,一個田字格本,就這樣出來了,上學需要的一切,就是這么做出來的。
至于紅領巾,暫時還不用考慮,那是需要三年級才有的一個裝備,桃核挎著書包,和姐姐兩人一起離開了家門,開始了新的生活。
上學,這是一條漫漫的求學路,此時的桃核也不知道他會在這條道路上走多遠,一直會走到讓人人羨慕的大學生的角色,但是,當桃核上大學的時候,人人嘴里念叨著的包分配,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大家都需要個子憑自己的本事,自己找工作,當然有的時候也要看關系。
(人人都總結,80后是最苦逼的一代,不知道讀者大大有沒有這種感覺。)
兩人知道,學校就在家后面,每次經過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那兩扇大鐵門,看到上面四個閃閃發光的大字,在校門口的兩邊兒,還有兩行標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過誰都沒有走進去看。
這是兩人第一次走進去,當光著腳丫子,穿著玉蓮給做的布鞋,踩著道路走進校園的時候,兩人就都皺起了眉頭,這學校也太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