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碧接過杏仁酥,于是便在潭邊一邊吃食一邊望著潭中的南離,不愿去往下一關。
參加考核的孩童漸漸醒來,陸陸續續去往下一關,只有阿碧抱著半包杏仁酥蹲在潭邊,依舊等著南離醒來。
可惜過了考核時間,南離也未能醒來。
玉清門弟子輕輕抬手,那些未在三天內醒轉的孩童,紛紛被其從潭中托出,置在五色潭邊,待其自行醒轉。
南離得知自己考核失敗,而阿碧卻通過了這第二關考核時,便勸阿碧前往參加下一關的考核。
誰知阿碧執拗,知曉南離不能待在玉清門后,便不肯再參加什么考核,執意要和南離在一起。
玉清門收徒,向來講究緣分,既然阿碧不愿參加,也不強求。
天大地大,各有各的緣法,各有各的造化。
南離、阿碧雖與玉清門無緣,并不代表他們就沒有其他機緣。
南離下山前,與玉清門弟子道出幾年前關于蘭綺和楊飛花的消息,那弟子并未多說什么,只是告知南離,宗門早已知曉此事,蘭綺、楊飛花已死于宿哀之手,而宿哀則被玉清門長老斬于劍下,徹底魂飛魄散。
南離深感愧疚,若非自己,也許當初楊飛花便不會去往小翠山,蘭綺也不會打破宿哀的封印,放出宿哀,以至二人最后雙雙死于宿哀之手。
那玉清弟子不知南離的幻境是什么,見南離愧疚,便開口勸慰:
“修仙之人,本便是與天爭命,此些劫數,不是應在此處,也會應在他處,你不必太過內疚。”
南離從未修仙,自然不知那弟子說的是什么意思,下山時,依舊悶悶不樂。
阿碧見南離悲傷,以為南離是肚子餓了,在阿碧的認知里,不開心便是因為沒吃飽。
于是她將之前未吃完的杏仁酥取出,遞了過去。
南離擺了擺手道:
“你吃吧,我不餓。”
“阿離既然不餓,為何不開心?阿碧只有餓的時候,才會不開心。”
“我只是在想我們日后要去向哪里,并沒有不開心。”
“只要跟著阿離,阿碧去哪里都可以。”
“傻瓜,留在玉清門多好,跟著我餓肚子有什么好的?”
“阿碧不管,阿碧就是要跟著阿離。”
“傻瓜。”
“阿離,阿碧給你唱歌吧。”
“別……”
南離來不及阻止,阿碧已經唱了起來:
“我是你爸爸真偉大,養你這么大……”
南離無奈,這歌之前阿碧便唱過,據阿碧所說,那是老乞丐生前經常唱的歌,阿碧聽得多了便學會了。
阿碧年幼,不懂歌詞含義,只知曉老乞丐經常唱于她聽,這是阿碧關于老乞丐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
阿碧純良,她唱這首歌,只是單純的分享自己感受過的溫暖和開心。
因為老乞丐開心時會唱,不開心時唱完后,便會開心的笑起來,阿碧便以為這歌可以驅散所有的煩惱。
被阿碧這一打岔,南離心情勉強好了起來,聽著阿碧五音不全的小奶音,即是無奈又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