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更不用說,雖然年紀小,但小模樣生的端正秀美,加之聰明伶俐,求親的人,自然是接憧而來。
潘家福與白氏雖然老實本分,但心中也明白,家中現在的一切,都可能是這個女兒帶來,若是早早便女兒訂了出去,萬一以后折了女兒的福分怎么辦?
小女兒還小,怎么可能現在就隨便的許了出去。
一開始潘家福與白氏都是與村里人婉言謝絕,但后來被問的煩了,潘家福便當眾言明,有仙人托夢,小女兒的婚姻有仙人牽線,父母與旁人不可胡亂配對,否則,男女雙方皆有禍事上身。
潘家福與白氏說的多了,村里人漸漸的也便信了。
光陰似箭,轉眼白氏的大女兒已是十六,自然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那日大女兒的準婆婆,正與白氏商量兩家婚禮的事宜,不料大女兒的未婚夫卻帶著村里的另一家女兒上門,揚言自己并不會娶白氏的大女兒進門,即使白氏的大女兒嫁進來,也只能是當個洗腳的小妾。
白氏早年便遇人不淑,最聽不得便是“妾”這個字,當場潘家便將三人全部都趕了出去,便言明以后老死不相往來。
若是不滿意自家的女兒,為何不早點明說,非要等到這個時候再說。
白氏自然是受不了這番侮辱,當場便讓潘家福與五個兒子,將人趕了出去,并揚言以后兩家人老死不相往來。
大女兒這邊退了親,哪成想過了幾日,二女兒的婚事也起了波折。
不知是誰起的頭,雖是見到了二女兒的未婚夫,與別的女子在小樹林里摟摟抱抱,那二女兒的未婚夫還對那女子說,自己娶白氏的二女兒只是因為母親的一廂情愿,自己以前不懂事,只聽母親說白氏的女兒好,便由母親做主訂下了婚事。
因以前家貧,擔心以后娶不上老婆,盡管自己嫌棄女方丑,但為了不讓自家斷了香火,便勉強同意了下來。
但這幾年家中富裕起來,便再也不想忍受這般丑的女子圍在自己身邊。
若不是擔心村里人說自己忘恩負義,自己早就讓父母去斷了潘家這門親事。
潘家勢大,這幾年家里富裕也全是因為潘家提攜,所以白氏的二女兒,自己還是會娶的,但在娶了之后,自己便會娶了女子當平妻,以后家中的一切都讓女子管,至于白氏的二女兒,該干嘛就干嘛去,只要不礙自己的眼便好。
聽到這話,潘家福便帶著幾個兒子,打上那家人去,當日便退了這門婚事。
三女兒和四女兒年紀還小,雖然訂了出去,但離談婚論嫁還有好幾個年頭。
接連兩個女兒的婚事不順,村里又傳出些風言風語,白氏郁結于心,人便日漸消瘦起來。
這日白氏好不容易在潘家福的開導下,心情好了起來。
哪成想三女兒和四女兒的未婚夫,不知聽了誰的讒言,竟背著自家家里人,相約一起前來潘家退婚。
這一來,白氏竟被氣的直接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