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幾位王爺不同,龍淵王與趙王爺最為類似,僅有一妻,更不曾有妾室,人丁自然也不旺……”
封平言簡意賅,說著龍淵王的家事。
龍淵王,僅有三位世子。
其中,大世子先天體弱,數年前撒手而去,三世子心慕佛法,多年前就自拜入爛柯寺去了。
只有二世子,為人機敏而聰慧,天賦過人,文采武功皆是一流,深受士林的喜愛,曾一度被內定為下任王爺。
“原本,大世子僅有一女,三世子又早已出家,二世子幾乎就是下任龍淵王。可惜,大世子離世之前,誕下一子。”
“奪嫡。”
楊獄神色微凝。
大明十脈,九王分列九道,龍淵王就是其中之一,其坐擁一道,三州之力,下轄黎民億萬萬。
是真正的位高權重。
關乎此等大位的繼承,不想可知,那必然是斗的極為厲害。
“大世子雖然體弱,可到底是嫡長子,擁護他的人著實不在少數,尤其是,其妻族也非等閑之輩。”
說道此處,封平不由的又是一嘆:
“奪嫡之爭,歷來兇險。魏大將軍又能如何?欲要世家站隊,無論哪一方,都只有拉攏……”
“難怪……”
楊獄微微搖頭。
這才理解了徐文紀的難處。
朝堂之爭,不是好勇斗狠,他要拔除四大家,所要面對的,不止是青州城中那些守成之輩。
更是這些深入廟堂、江湖、軍中的開拓之輩。
這些人,才是四大家真正的精銳,真正的底蘊。
平庸者,守護本家,精英則開拓進取。
這是四大家,也是天下門閥多少年里一直在做的事情。
這也就導致了,歷朝歷代的當權者,無論哪家上位,都必要拉攏他們。
在這奪嫡的當口,徐文紀要動世家門閥,不但無法借助龍淵道的力量,反而還會被掣肘。
魏正先遠離青州,未必是關外真個不穩,極有可能也是在躲避這奪嫡之爭。
他越是武力絕頂,越是大權在握,在這個當口,就越是要小心。
“世家做大,為禍深遠,小到一州,大到天下,無不如此。可那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又有幾個不是出身豪門?”
封平恨恨的灌了一口酒,酒杯重重落地,語氣中有著莫大的不甘:
“可憐我父,一心報國,卻死于小人之手!此仇不報,死也不甘!”
楊獄默然。
一番交談中,他也知道了封平與蕭家的仇怨何在。
十三年前,德林府曾發生一樁大案。
那一年,德林府主被刺死于任上,轟動了整個青州,甚至連龍淵道,朝廷都派人下來。
可惜,最終被判定病死,不了了之。
這一樁大案,究其根本,是因為他觸動了蕭家的利益。
不止其人死于任上,家人更在其后的數年里被人接連報復,僅有封平被風劍門救下,隱姓埋名到了天狼關。
“讓大人見笑了……”
封平輕擦眼角,收拾心情,勉強一笑道:
“大人還有什么要問嗎?”
楊獄消化著所得信息,突然問道:
“為什么是我?”
“近幾年大人聲名鵲起,有鎮壓叛亂有功,有剿匪押送犯人,有擊殺長留三大寇,甚至助力徐大人擊殺冀龍山,做出種種大事……”
封平神色微肅:
“尤其是大人在木林府所做的事情,每每聽人提及,封某就不由的心懷激蕩,恨不能與大人共飲三百杯!”
木林府……
楊獄微微一怔,旋即有些了然。
在這個大多數人都毫無消遣的世道里,但凡有大事發生,必會很快傳播開來,且被作為談資,反復提及。
木林府中發生的事情,傳到天狼關,也不是個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