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本身就不死不滅,再大的失敗,也不過是漫長道途中的一個小插曲。
最終導致圣人大戰的原因還是因為“道”爭。闡教與截教所秉持的理念不同,終究需要分出個高下。
闡教最終獲勝,所以為“正道”,代表天地正統,氣運所鐘!
失敗的截教,就成了“左道”,不入正途。通天教主的修為也因此大受影響,需要重新完善自己的“道”。
當然“左道”也是“道”,修仙練氣,成仙得道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不被天地所鐘愛,沒有氣運加持而已。
不過圣人不死不滅,等日后通天教主重新完善了“道”之后,又可以傳下道統,再爭這天地正統!
楊拓收徒,也有為將來做準備的想法,畢竟羽翼仙的資質還是不錯的。能夠被燃燈道人這大羅金仙看中,必有其可取之處。
不再多想,楊拓繼續在靜室中參悟手中的陣圖,他想要把三張陣圖融會貫通。最后煉成一張,作為以后洞府的護山大陣。
如今離楊拓閉關已經過去了大半年。自從鄧九公戰死,紂王大怒,欲要親征西岐。好不容易被一眾大臣勸阻,雙方才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
雖然楊拓閉關了大半年,此時的西岐依舊風平浪靜,基本沒有什么大事發生。只有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門下弟子韋護,奉老師之命,下山輔佐師叔姜子牙。
如今韋護已經來到西岐,在姜子牙帳下聽用。
楊拓也能感受到西岐的安寧,是難得的空閑時間。他打算把事情做完之后再出關。再往后,大戰一起,能夠安心修煉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
楊拓最先獲得“風吼陣”陣圖,又從中領悟了先天神風,對這個陣法還算了解,暫時也沒有什么能夠加強的地方。
楊拓將“烈焰陣”、“風吼陣”、“神水陣”,三張陣圖放在自己面前。他打算將這三張陣圖,按天地人三才排列,煉成一陣。
其中,“烈焰陣”在天,將烈焰化作一輪紅日,高懸于空。遇敵之時,火焰從天而降,三火齊飛,須臾間將之化為劫灰。
“神水陣”在地,以各種神水為基礎,內奪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變幻莫測。念動之間,滔天巨浪,讓人無處存身,遇水粘身頃刻便亡。
“風吼陣”在中,先天神風呼嘯,如萬千利刃,百萬刀兵。上可以風助火勢,風火漫天。下可以風吹浪動,推波助瀾。
最終,這座大陣煉成。內按三才,中分三氣,演天地之妙,藏宇內之機。自成空間,包羅萬象。必定是一座一等一的非凡之陣。
而且這大陣還可以不斷的煉入各種神火、神水、神風。威力也會隨著不停的祭煉不斷增長。
最后,陣圖中的水、火、風,與天空中的日、月、星,交相輝映,上下相合,威力應該還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楊拓想著,便手掐法訣,緩緩的祭煉起三張陣圖,慢慢的將之融合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