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返回穿云關,找到穿云關總兵徐芳,欲遣使往西岐大營去下戰書。
這時,這士卒前來稟報,道:“稟將軍,外面有一道人求見!”
徐芳一聽又有道人,心下歡喜。每多一人,己方的實力都會更強一分。
他忙讓人將其請了進來。片刻功夫,士卒領著一位道人進來。
呂岳一見此人,欣喜道:“道兄來得正是時候,我們正欲邀西岐來戰。有道兄相助,我們的勝算就更高一分。”
不想,這道人卻搖頭道:“不然!我非是前來相助,而是前來勸你。”
“我在路上聽聞,你布瘟煌陣阻擋伐紂大軍。道友何其不智也!如今天下紛亂,皆因紂王而起。”
“紂王乃無道昏君,天下皆叛。武王應運而生,鳳鳴岐山,西周大興已不可阻擋。道友何故逆天而行,與這煌煌大勢背道而馳?”
“道友何不撤去大陣,返回仙島,靜誦黃庭。這武王伐紂,與我等清修之士,哪有什么關聯!”這道人苦口婆心的勸道。
不過呂岳如何能夠聽得進去,他數個弟子皆亡于西岐,如今煉成這瘟煌陣,不來為其報仇,他心中怎能甘心。
呂岳道:“道兄既不是前來相助,請勿多言。我等與西岐一戰,不可避免。”
“西岐乃是叛賊,我等誅除叛逆,正是順天應人。等我等破了西岐大軍,自然回山修行。”
這道人見呂岳執迷不悟,又道:“道友此陣,比之十絕陣與誅仙陣,若何?那等兇惡的大陣都被破,何況道友此陣?”
“誅仙陣之時,連教主都敗于陣中,你如何還不醒悟?前車之鑒,不可不慎!”
呂岳怒道:“他們不過是依仗人多欺負人少。如今西岐可沒有援兵到來。我們正可趁此機會,捉了武王,西岐不戰自潰!”
道人見勸不動呂岳,只得起身離開。這道人名喚李平,卻是個清修之士。
其在金鰲島也只是旁聽,不入截教群仙之列。是以不曾接到通天教主的詔令。
而呂岳,在通天教主發出詔令之前,就已經離了九龍島,來穿云關尋西岐的晦氣。
呂岳見李平離開。也不在意。隨即派人往西岐大營去下戰書。
姜子牙與楊拓正在準備,等破陣之后,好一舉攻破穿云關。不想那呂岳居然來下戰書。
楊拓嘆道:“呂岳如今已被劫氣所迷,真靈蒙昧。有上榜之厄!”
姜子牙聞言,也不接戰書,只在其上書寫“明日破陣”四個大字。就將戰書交還使者,也不看其中內容。
次日清晨,姜子牙與楊拓領著大軍,前去破陣。
呂岳與陳庚則在大陣之中,等著姜子牙前來破陣。
二人將陣法催動,頓時陰風颯颯,殺氣彌空,悲風四起。
呂岳站在八卦臺上,操控整座大陣。陳庚則將陣中各個節點的瘟煌傘全部打開。
整座大陣,按九宮八卦的方位布置,總共有二十一把瘟煌傘。是前些日子,呂岳與陳庚共同煉制。
這些瘟煌傘撐開之后,有無窮無盡的瘟毒從中冒出,在大陣之中蔓延。
整座大陣都布滿了各種瘟毒,只要有人進陣,以大陣的威力,稍稍破開一點防御,就會有數之不盡的瘟毒侵入,然后身死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