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莊觀附近的天地,隨著老子與鎮元子開講大道,也出現了許多的奇景。
有枯木逢春,頑石點頭,百花齊放,靈禽飛舞。天地間的靈氣,不停的往萬壽山五莊觀匯聚而來。
楊拓在大道之中徜徉,心中思維的火花在迸發。在函谷關,老子講解道德經與金丹大道之時,楊拓心中就有著一絲靈感的火花。
如今,這一絲靈感又冒了出來,而且更加清晰。關于地仙之道與金丹之道的種種,不斷的沖擊著他的心靈。
他的心中冒出了一個疑問,他的“道”在哪里?他也需要走出自己的道。
他回想著自己所學的一切,天仙之道、金丹之道、造化之道,還有如今的地仙之道。
又回憶著后世的諸多法門,煉丹,煉器,陣法,制符,靈植,探脈,鑒寶,御獸,御蟲,傀儡,醫,毒,星相占卜等等。
每一種道都有無數人修習,每一種都蘊含著無窮之妙。楊拓從諸多法門之中,尋努力找適合自己的道。
他發現符箓之道與劍仙之道,是修行最廣的法門之一。
即便不專修此道之人,一般也會幾手符法與劍法。相對于符法,楊拓更傾向于劍法。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劍仙的夢想,駕御飛劍,出入青冥。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級,斬妖除魔,逍遙天地。
這是他內心的渴望,他思考著劍仙之道,將聽到的地仙之道與金丹之道,都往里面靠。
最終,靈光一閃,他的腦海之中,模模糊糊的出現了一個粗略的路線。
以地仙之道為參照,不修元嬰,在體內結出一把劍胎。再以金丹大道與八九玄功中的法門,煉成一把道劍。
將自身的真靈置于道劍之中,一是保護,一是壯大。這道劍與元神、元神、金丹、舍利子怕是也沒多少區別。
隨著大道之音的洗禮,楊拓的心中慢慢出現了劍道的雛形。
他不由得顯出了頭頂慶云。慶云之中大道演化,一柄道劍在其上來回縱橫。劍光深深,劍氣凜然,劍意顯化于世間。
楊拓周身的異樣早已被老子與鎮元子察覺。老子心中十分驚訝,他早已經高估了楊拓。
卻還是沒有想到,他能在太乙金仙的時候,就隱隱尋找到自己的道。
看其慶云之上的造化,隱隱有開創一條新道路影子,雖還只是一個雛形。
不過既然有了框架,就可以慢慢完善,早晚有一日,可以開辟出一條完整的道途。
他本以為楊拓能有大羅金仙的成就,不過按如今看來,跨入混元也不是沒有機會。
鎮元子的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他萬萬想不到,一個太乙金仙之境的小輩,居然有如此智慧。
他更佩服得是,其在如今這般修為,就欲要創出一條新的道途,著實令人欽佩。
老子與鎮元子本已經要停下講道,見此情況,又延長了不少時間。
雖然他們也明白,以楊拓如今的修為,根本不可能創出新的道途。
不過他們還是想看一看,他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拓頭頂慶云不斷變幻,最后一下爆散開來,恢復了原本的模樣。
老子與鎮元子對視一眼,心中暗嘆。雖然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不過他們還是感覺有些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