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后與太子也不是普通人,王后乃是申國公主,太子也頗有賢名。
褒姒雖也出身褒國,不過申國可不同于褒國這種小國。申國的國力十分強盛,在諸多諸侯國中,也排名前列。
申后有申國撐腰,褒姒雖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太子,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這周幽王卻是昏庸的緊,不顧群臣的反對,只一心想討褒姒的歡心,廢掉了王后以及太子。
立褒姒為王后,伯服為太子。申后則帶著兒子宜臼,在自家近侍的幫助下,逃回了申國。
群臣諫說:“色傾人國,自古都有。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喪。陛下宜鑒前朝得失,不可因寵溺褒妃,而絕王后與太子,若如此,豈不聞帝辛之惡果。”
饒是群臣直諫,也不能打消幽王都決定。自此文武離心,諸侯離德。
申后逃回申國之后,申國國君聞王后與太子無辜被廢,勃然大怒。
隨遣使者前去周朝問責,周幽王見申國派來使者,也不在意,自持為天下共主,一個小小的申國,又能掀起什么風浪。
隨即將使者羞辱一番,將其趕出鎬京。申侯受此大辱,怎么可能善罷甘休。
隨后便聯合了繒國和犬戎,舉兵攻打周國。三方聯軍四十余萬,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周國因君王昏庸,百姓苦不堪言,雖為天下共主,國力卻已經日漸衰落。
面對三國聯軍,被打得節節敗退。不過數月的功夫,就已經兵臨鎬京。
周幽王此時方才驚慌失措,眼見不能抵擋,連忙燃起烽火,欲要天下諸侯起兵救援。
不想,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在諸侯之中,早已失去了信任。
一眾諸侯,又以為是周幽王討好褒姒的把戲,沒有任何一個諸侯起兵救援。
周幽王每日苦等,終是不見有援兵到來。守衛鎬京的士卒,見外有強敵,內無援兵,士氣一日不如一日。
縱然烽火連天,也不見有一兵一卒前來。卻是周幽王已失了天下的民心,不止一眾諸侯,連自己的子民都已經將其拋棄。
不過短短時日,鎬京就被犬戎率先攻破。周幽王逃出鎬京,在驪山之下,被犬戎追上殺死。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天子后,不由兇像畢露。不僅大肆抄掠,更是焚毀宮室,屠殺國民。
申國國君與繒國國君,見犬戎不受控制,對周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鎬京終究是國都,縱使幽王荒淫,申國與繒國也不敢犯此天大的罪孽。
兩國連忙派兵制止,不料犬戎已經完全不受控制,雙方兵戎相見。
犬戎大敗申、繒二國,申國這時才反應過來。他們借助犬戎的實力,犬戎也借助了他們的名義。
如今犬戎尾大不掉,已經是難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