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說到了這里,眾人也就起了一些心思。如今局勢已經難以控制,即便國師不理俗事,怕也會作出反應。
申國國君眼珠一轉,不由說道:“不如我等去國師廟,祭祀國師,請國師降下雷霆,掃清環宇!”
他心里明白,這件事捂是捂不住的。以國師的神通,怕是念動之間,就會知曉前因后果。
本來以凡俗之間的爭斗,只要不涉及改朝換代這種大事,國師想來都不會理會。
不過如今一眾修士與阿修羅,都參與進來,結果怕是難以善了。
若是被國師知曉這一切都是自己引起,結果估計很是不妙。索性將一眾諸侯都拉上,將此事上稟國師。
有這么多的國君分攤怒火,國師或許就將其放過了,也說不定。
眾人聽了申侯的建議,也覺得上稟國師,卻是正好。雖然也可以上稟天庭與道門。
不過天庭與道門會是什么反應,還說不一定。畢竟以人族的實力,輕易不會敗亡。
不過兩族大戰一起,對于人族絕對是一個重創。怕是其余種族,都是樂見其成。
要不然,就得去火云洞求救。不過比起三皇五帝,上古先賢,眾人還是覺得與國師打交道更好一些。
眼前局勢越來越嚴峻,眾人最終決定,先去國師廟祭祀國師,請國師出手。
這國師廟城中雖有,但城外卻有一座更大的廟宇。城中的小廟,是百姓平時上香之所。
城外的大廟則是官廟,是天子祭祀之所。一眾諸侯紛紛趕往大廟之中。
一眾諸侯雖然打算祭祀國師,不過天子已然亡于犬戎之手。一眾諸侯卻沒有資格來主持這等大事。
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天子的權柄,眾人不敢逾越。
但是情況危急,已經刻不容緩。最后只得以幽王長子,公子宜臼來主持祭祀。
幽王雖然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以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不過伯服于幽王遇害之時,就已經不知所蹤,想來兇多吉少。
在這種情況下,宜臼以長子的身份來主持祭祀,也是一個不得以的選擇。
宜臼領著一眾諸侯,在鎬京城外的國師廟之中,祭祀國師。城中的眾修士卻還在苦苦抵擋。
隨著越來越多的阿修羅跨界而來,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還好一直都有修士,不斷加入戰團之中,他們才能堪堪抵擋。
阿修羅自誕生,就在無窮無盡的爭斗中成長。他們不信道德,強者為尊。
能在爭斗之中,順利存活下來,并逐漸成長的阿修羅,沒有一個會是弱者。
不過隨著雙方人員的增加,爭斗的動靜也越來越大。已經有許多大能,漸漸察覺,不過都還在觀望之中。
阿修羅之主冥河老祖,可不是一個好惹之人。自開天辟地以來,其也經歷過無數的爭斗,在這洪荒天地之中,闖出了赫赫威名。
如非必要,沒有人愿意得罪他。一但被其盯上,多半都沒有什么好結果。
冥河教主有一個最大的依仗,他將血海完全煉化,修成四萬八千個血神子。
有血海不枯,冥河不死的說法。就算是混元圣人,在血海之中,怕也是奈何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