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外沿的一處小山之上,一道劍光從天而降,一個身穿道袍,劍眉星目的修士,從天而降,落在了這處山峰的山頂。
此人正是楊拓,當日在西方秦國境內,他與一無名的黑袍道人交手之時,老子與南贍部洲立下道家,教化眾生。
至此,拉開了百家爭鳴的大時代。
楊拓隨即放棄前往昆侖,轉而向東,前往齊國地界。打算先在齊國扎下根基,占得一絲先機。
齊國乃是姜子牙的封國,文化底蘊深厚,又有稷下學宮這等大興教化之所。乃是百家降世,最理想之地。
泰山,乃是齊國境內最大,最富有靈氣的山脈。泰山乃是五岳之尊,東岳之所。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曾登過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時期,商王于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更是以泰山為界建齊魯,以酬姜子牙之功。
楊拓進入齊國的第一站,就是泰山。他打算以泰山為起點,開始傳播學說,只待時機成熟,就建立史家,教化眾生。
看著眼前巍峨的群山,縱使他也見過不少的名山大川,也不得不承認,泰山也是自有風骨。
相傳,盤古開天,身化萬物。其頭顱化作東岳,其腹變成了中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盤古頭向東方,而化東岳,泰山自然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乃盤古頭顱所化,自然最是鐘靈俊秀。以泰山作為起點,或許可以沾得一絲盤古大神的氣運。
群山巍峨,自是靈秀,不過卻也不是無主之地。泰山之中,仙神眾多,連黃飛虎都被封了個“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
然而,在黃飛虎之前,這泰山就有有主之地,其乃是一位女神,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這碧霞元君乃是泰山女神,自上古就存在的大神。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乃是真正的泰山之主。
黃飛虎雖名為泰山大帝,與碧霞元君相比,卻是相差甚遠!
如今,楊拓來到這泰山,黃飛虎或許可以不見,然而碧霞元君卻不能不見。
他打算在泰山腳下,建立書院,傳播學說。這泰山的主人,以后的近鄰,又怎能不前去見一見。
已經到了泰山外沿,再以劍光飛遁,也有些不太合適。劍光速度雖快,卻過于凌厲,不是做客之道。
楊拓將腳一跺,憑空生出一朵云彩來。這云彩五光十色,瑞彩紛紜。
云彩托著楊拓,緩緩升入高空,慢慢的朝著泰山的主峰飛出。
這泰山雖名為山,卻是一座巨大的山脈,其中山峰林立,鳥獸縱橫。楊拓一路行來,也見識了不少的泰山奇景,也遇到了不少的奇花異果。
不過對如今的楊拓來說,這些都算不得什么,他也不再是沒有根底的散修。
自從上天,當了紫微大帝。雖然繁瑣了一些,因果也不小,但是于修行之上的資源,卻不再或缺。
若是連天帝都缺少資源,那么這世間的修行者,又有幾個能夠成仙成神。
雖見識了不少的奇花異果,楊拓也絲毫沒有下去采摘的打算。
祥云帶著他,一路行至泰山的主峰,碧霞元君修行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