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次論道,兩人的關系也從生疏變得熟絡。
并不是說修道之人就不懂人情世故,沒有三朋四友。修道是明悟己心,不被心猿意馬所擾,并非斷情絕欲。
楊拓毫不藏私的展示自己的道,已經贏得了碧霞元君的尊重。
隨著二人關系的親近,碧霞元君也問出了一個一開始不太好問出口的問題。
“不知道友接下來是如何打算?是直接外出傳播學說,還是有其他打算?”碧霞元君如是問道。
楊拓思考片刻,隨后答道:“我之學說,適合從上而下,由諸侯至大夫,再至百姓。按理說來,我于齊國開始,首先應當去見見齊國國君。”
“不過我此次出山,也不只為此事。尚有神農圣皇的囑托在身,為其所著的神農百草經尋一傳人,將其發揚光大,不使人族百姓沉于病痛之苦!”
碧霞元君聞言,面色一正,開口贊道:“神農陛下不虧于圣皇之名,果有大愛,憐憫世人!”
“不錯,圣皇大德,我必要將圣皇之德廣傳于世。是以,我會在泰山之畔,官道之旁,建一書院,一來傳播學說,二來也好尋一二賢人,傳下妙法。”
“齊國乃人文鼎盛之國,泰山更是鐘靈俊秀之地。此處的官道必定是人聲鼎沸,往來如梭,正是一個好場所。”
說完,他不由得也笑了笑,對碧霞元君說道:“接下來,我們可要當好一段時間的鄰居了。”
碧霞元君不由笑道:“如此正好,有道友為鄰,不甚歡喜!”
二人正相談間,只見一青衣仙子快步入內,來到了碧霞元君身旁。她先行了一禮,開口說道:“娘娘,那人又來了!”
碧霞元君聽聞此言,面色也有些不虞,雖然說不上難看,卻也有些嚴肅。她微微點了下頭,說道:“知道了,你先去吧!”
青衣仙子行了一禮,道:“是!”隨即就出了大殿。
楊拓見狀,心知其必定有事需要處理,于是開口道:“娘娘,既有要事,貧道就告辭了,下次再上門叨擾!”
碧霞元君聞言,收起思緒,笑著對楊拓道:“道友還請寬坐,非是什么大事。本來貴客臨門,吾當陪道友暢談,不想如今有惡客臨門,待我前去處理一二,再與道友相談!”
楊拓見狀,心道:“這碧霞元君乃是泰山娘娘,上古大神,擁有無邊法力,是一個真正的得道高人。今有麻煩上門,不可坐視不理。”
他起身說道:“哪有主人家前去處理麻煩,客人安坐之理。吾法力雖然不高,卻也愿意相助一二。”
碧霞元君說道:“怎可勞道友大駕,待我去將之打發即可!”
楊拓卻是搖頭說道:“道友盛情款待,吾自當效勞,還請道友應允!”
碧霞元君見楊拓堅持,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就請道友與我一道。”
隨即,二人出了大殿,就往碧霞洞天之外行去。
雖有惡客臨門,二人卻也沒有什么焦躁之感,畢竟都是大羅道境的心境,所以不急不慢的朝外走去。
不久之后,兩人出了洞天,來到泰山之巔。泰山之上,已經有一些碧霞元君的門人弟子,正在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