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等孔子繼續說,楊拓就介紹起他所教授的幾種學問。能與孔子結下善緣,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我這泰山書院,所藏不過三五卷,不敢妄稱大道,不過是略有所得。”
孔子聞言,也不由一愣,這若大的書院,只藏書三五卷,在他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就以這泰山書院的山長,數十年容顏不老,想也是得道的高人,怎可能只有三五卷學問。
要么就是這山長不愿傳授,故意如此說,用以婉拒。要么就是這三五卷,必是驚世大道。
以這山長的態度,孔子認為后者的可能信更大。他的呼吸都不由得有些急促,縱是他的心緒,都不免有些激動。
孔子先行一大禮,道:“還請先賢指點!”
楊拓見狀,暗自點頭:“果不虧是孔子,他如今弟子眾多,亦為人師表。不想遇到學問,依舊能保持本心,求學之心不改!”
楊拓緩緩說道:“我這有醫一部,分上中下三卷,載藥三百六十五類,得之可醫天下之疾。”
“農一部,計六十二卷,記載人族農業的方方面面,得之可使天下無饑寒之厄。”
“歷一部,計二十四卷,分述天地節氣,諸般氣象,得之可以上觀諸天星辰,下查四時節氣,自此不遭災禍。”
“史一部,計有一十四卷,記錄三祖,三皇,五帝,夏,商,周等,自人族誕生之歷史,得之可以明智,不復混沌之苦。”
楊拓笑盈盈的將這四部,百余卷經典一一述說,孔子則是越聽越是驚駭。
這哪是三五卷典藏,按這等說法,這四部百余卷,俱是人族瑰寶,若得其一,則大道在望。
孔子聞言,連忙起身,鄭重的整理了一番衣衫,領著四位弟子,請求道:“還請先賢賜教!”
楊拓將手一揮,將五人止住。接著說道:“若是旁人,非得通過考驗,方才能得傳一二。不過你等,可入御書樓自行閱覽,能夠學到多少,就看你等造化!”
孔子等人雖有猜測,這泰山書院的山長必是圣賢,此刻見其施展法力,方才明白其修行有成。難怪可以青春永駐,長生不老。
此時得了先賢允諾,可以入御書樓一觀,俱是欣喜萬分。
楊拓隨后便吩咐一個學員,將五人帶往御書樓。孔子雖然心中向往,已經有些按耐不住,不過他又想起山下的一眾弟子,張口欲言。
楊拓見其情形,便知所言,也不等孔子開口,便道:“夫子毋須擔憂,你且看!”
說著,就是一指,只見院外霧氣彌漫,數輛車架自霧氣之中出現。
正是孔子留在山下的一眾弟子。
眾弟子本來正在休息,不想一陣霧氣襲來,隨后就變換了空間,來到了此處。
他們雖不明所以,不過孔子正在一旁,不及多想,紛紛向孔子行禮。
楊拓又吩咐學員將眾人帶去臥舍,安頓下來。等眾人離開之后,孔子再次拜謝:“多些先賢!”
楊拓搖了搖頭,道:“不需多禮,去吧!”隨后便轉身離開。
孔子此時雖然已經學有所成,但是還沒有明悟自己的道,他還需要積累。
待其修訂六經,編撰春秋之后,方可創立儒家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