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派博牧師在給兒子巴拿巴的新書《牧師之子》作序時說,“牧師孩子的生活是復雜,狀況不斷,并常常瀕臨絕望的。這個身份可能是咒詛和毒藥,但也可能帶來深邃的祝福并成為敬虔生命的根基。”
沈家明記不得從幾歲開始,他漸漸意識到別人總是在以一種或好奇、或艷羨、或挑剔的眼光看他。他從來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是馬克牧師的兒子。
也許大部分人并未真正留意過這個特殊的群體,但在教會這個固定社團里,牧師之子絕對是萬眾矚目的存在,更別提他還是一個看上去東方人特征明顯的異類。眾人會手持一柄放大鏡,無時不刻考察著他的所作所為,然后再在私下里議論紛紛。
在布道結束后的茶點休息時,他和一眾小伙伴們興致勃勃地拿著點心魚貫而過,會被熟知他的教眾突然指出給其他新人—看,那個是牧師的兒子。倘若哪天他情緒不高漲,低著頭,一心回避眾人的眼光,別人心里就會忍不住想—怎么Lucas一點都不像他爸爸,馬克牧師可是個超級熱情友好的人。
在兒童圣經學習的小班里,偶爾會有家長經過并伺機窺探自己的孩子是否專心聽講。如果這時老師問了一個稍難的圣經問題無人作答,在一片沉默后,大家的目光都會轉移到他的身上,讓他坐立不安、如有芒刺在背。沒人想過他是不是真得熱愛上帝,只因他是牧師的孩子,他理該知道任何圣經答案。
年幼的沈家明覺得自己仿佛還未長大未來便被設定好了。
他不想讓任何對他抱有期望的人失望,所以即使他內心深處充滿了疑問,他還是把一切都做到極致,成為了那個理想中的牧師之子。
他認真學習、勤做義工、善待他人,可是暗地里,他想要反叛的渴望越來越迫切。
他是所有乖乖女暗戀的那個挑不出錯的教會哥哥,他也習慣了以完美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甚至他都無法肯定,即便時機成熟,自己到底能否脫下那層偽裝的面具。
送走含笑而逝的祖父理查德之后,沈家明忽然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感覺。
原來他并不是家族里唯一的黑羊,而不信神也不是什么罪不可恕的事情。
天空中下起了綿綿細雨,家人紛紛撐起了手中的傘,繼續為正在舉行下葬儀式的祖父祈禱祝福。沈家明抬頭望向天空,感受到雨滴降落到臉上涼絲絲的觸感。
還是這般陰郁的天氣啊,許久不在英國生活,他都忘記了這里的雨季是多么漫長。
他穿著葬禮上的黑西裝,跑去鎮上的便利店買煙,第一次產生了一股沖動,想去試試這所謂的不良嗜好是什么一種感覺。
走進便利店的時候,沈家明就感到一道目光追隨著他,在這個鎮上,他總是逃不掉眾人的審判。不過無所謂了,他不在乎,失望便失望吧,他不想再逼自己做個不犯錯的人。
他隨便選了一包煙,去收銀臺結賬,卻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Lucas,真的是你!”
沈家明疑惑地看向說話的人,一個胖胖的白人中年婦女,仔細分辨似乎還隱約看得出來原本的秀美模樣,“Liz?”
“是我呀,”他曾經的初戀麗姿興奮地點點頭,“好久沒見啦!你從香港回來了嗎?”
雖然震驚于她的外形變化,但能無意中碰見少時的女朋友,沈家明還是有幾分意外之喜,“我現在搬到北京去了,這次也是休假回來,你這些年過得怎么樣?”
“我嘛,不就那樣,在這里的牙科診所里做護士,”麗姿豁達地笑笑,并沒有自慚形穢的感覺,這也是沈家明當初喜歡她的地方—她總是充滿了自信和開朗。“你有沒有時間?我們去喝杯咖啡吧。”
“好啊,”他利索地收起煙和信用卡,“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