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號繼續將獲取的信息整理出來:“對面成為造物的時間太晚了,他們所在的現實宇宙太蒼老,即使成為了高階造物,也沒辦法對抗整個原初宇宙的熱寂。
只差臨門一腳,他就能夠成為原初造物,真正將所在原初宇宙的命運改寫。
但是...很可惜。”
熱寂的過程極其漫長,這位造物本能保全自身,但他沒有這樣做。
他想以并不完善的權柄,強行挽救整個熱寂中的原初宇宙。
但失敗了。
羅桓沒有問為什么沒有采用調節時間流速的問題,對面的層階遠高于自己,自己能夠想到的,對面一定能想到。
“緬懷是必要的,但之后就要談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了。”
七號瞄了一眼自家搭檔:“這意味著,對面是一個完全沒有歸屬的小宇宙。”
沒有針對造物私產的規定和法律。
造物主也不會收回曾分發下去的小宇宙。
再木訥老實的人,都不會毫不動心。
“老羅,想得到它嗎?”
想!
必然是想!
即使用腳趾來思考,也不會得出第二個結論。
那是一個遠比麾下要圓滿充實的小宇宙!是實現快速飛躍的踏板!
尋常造物的發展是極為緩慢的。
因為最有可能實現文明躍進的高速時間流,是一種既昂貴,后果又大多不盡人意的手段。
普通點的造物想用都用不起,只能稍稍調整下時間流速,保持扣除消耗之后還能微微盈利的狀態,慢慢積攢造物能量。
效率可以說是極低了。
尤其是在起步階段,能量的積攢更為緩慢艱難,這也是大部分見習造物止步于此的主要原因。
就連手里捏著額外十晶,坐擁三顆行星、一個科技向文明和一個超凡文明的羅桓,現在仍在持續虧損,就知道見習造物想要充實小宇宙是多么困難而緩慢的一件事情。
造個恒星系,都要經歷千難萬難。
一個河系里有多少個恒星系?一個超星系團又有多少個河系?一個宇宙又有多少個超星系團?
真·天文數字。
在如此龐大的體量和如此窘迫的現狀面前,羅桓憑什么不心動?
小板磚又補了幾句:“只要你點頭,最次,咱們也能從這個完善的小宇宙里搬出來足夠長期使用的物質。”
物質,是造物工作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撇去時間不談,捏造天體耗費能量最多的就是物質的創造。
組成恒星的輕元素在聚變的過程中生成重元素,這種類型的重元素到鐵元素為止,更重的元素要在超新星爆發等活動中產生。
而不管是輕元素還是重元素,都是羅桓需要的。
它們是捏合小宇宙天體的原料。
捏造天體有兩種選擇。
一是如致遠星那樣,由小板磚提供人類難以采集的足量數據,再加權柄推演出可能的過程,最后實際操作,用能量創造初始的星際物質,再用遠超于此的巨額能量加速時間。
二就是在得知星體現狀充分數據的情況下,暫時固定物質位置,再如3D打印一般層層添加物質。
前者需要巨量的較輕元素,而后者都需要。
“你居然要我去做一個質量小偷?”
羅桓瞪大了眼睛,似乎萬萬沒想到自家搭檔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緊接著,他湊近了腦袋:
“怎么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