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專用的創世俱樂部中。
“作為一名人類高質量造物,我羅某人致力于完善小宇宙生態、補足天體空缺,為麾下文明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
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堪稱創世俱樂部的當代勞模、造物主麾下的優秀員工。”
羅桓義正辭嚴,神色嚴肅。
就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兒一樣。
“所以,兄弟,能不能便宜一點。”
創世俱樂部里,羅桓找到賣家,試圖討價還價。
恒星的完整數據是一直被迫切需要的。
限于造物能量和零散數據,羅桓沒法從頭把恒星成型的過程重來一遍。
恒星的形成是有條件的。
藍星上的科學家認為,形成恒星需要至少百分之八的太陽質量和漫長的時間。
太陽是藍星所處恒星系的主導,是特定的一顆恒星。
超過它現有質量的百分之八,最初的輕元素物質才有可能點燃聚變,成為恒星;而如果小于這個質量,就只能形成褐矮星或者其它天體。
刨除數據的問題,十晶的造物能量,僅僅足夠創造與太陽質量差不多的物質,即使羅桓想要從頭開始捏一顆質量最小的恒星,他兜里的能量也遠不足以支撐恒星演變需要的時間,
時間、空間都與物質密不可分,質量越大,想要推動時間流所需的能量就越多。
羅桓本人暫時沒有能夠在現實中,安然靠近恒星并且采集完整數據的辦法,于是兩種捏造天體的方法都不能用。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創世俱樂部。
好在羅大造物的運氣一向不錯,隔了幾十天,就有造物回復了小板磚發布的數據求購消息。
賣家的種族難以確定,看起來就像是一團朦朧的霧氣,不知道是什么規則中產生的生命體,也不清楚是否存在發聲器官和性別。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羅桓需要的東西:能完全適應羅桓宇宙規則的恒星完整數據。
就是在價格上還存在一些小分歧。
霧氣造物的開價是整整一晶,換算成質量,就相當于十分之一個太陽。
羅大造物覺得太貴,于是才有了開頭那一幕。
在經過反復的無營養扯皮之后,對面的造物大概是煩的不行,終于作出讓步,把價格定在了五千滴造物源液。
這類物品的價格很難確定,全看需求。
宇宙規則相同的情況萬中無一,所以這份不知從何而來的可復制數據,市場也比較小,如果不賣給羅桓,那么霧氣造物不知道還要等上多久才能遇到下一個買家。
“真不錯。”
羅大造物查閱了到手的數據,發現是來自一顆正當壯年的小質量恒星,大概只需兩晶就能復制出來,心情更好了。
能省一點是一點。
于是他大膽地叫住要走的賣家:“兄弟,還有什么好東西,拿出來瞧瞧?”
這位不知道有沒有名姓的霧氣,不是一位傳統認知上的正經造物。
他的主業不是培養文明,而是倒賣各類造物可能需要的物資、規則,甚至還提供某些出租服務。
聽起來非常困難,但人家就是做起來了。
被叫住的霧氣造物也不含糊,直接讓他的輔助造物給七號傳了份信息量極大的清單。
接收信息這種活兒一般由計算能力較強的輔助造物承擔,以免對造物造成間接性傷害。
羅桓和七號擠在一塊,將符合規則的部分清單篩選出來,研究怎樣最大化利用手里的這點能量。
“空想樹葉片,一萬八千晶,可部分抵消規則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