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糧食在本地根本就賣不出去,缺糧食的買不起,買得起的又不缺糧。
云內雖然只是一座縣城,卻是軍事重鎮,所以比一般的縣城要大得多,城墻高約兩丈,周長十里,不但有護城河,東西南三門還有甕城。
可偌大的一座城,街上行人卻寥寥無幾,酒肆商鋪也就那么幾家,處處透露著一種破敗。早已不似隋文帝時的繁華,若非城外駐扎著幾萬娘子軍,恐怕只會更加冷清。
周楚帶著四名護衛來到王家店鋪,管事同樣熱情無比,一張老臉笑的都快成了麻花。
“敢問小郎君是賣物,還是買物?”
“先看看…”
周楚一擺手,就自顧自的在店中開始掃視,發現商品少的可憐。
也就是鹽,糖,茶,油,布,鐵,紙等幾樣,雖然種類少,但幾乎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轉了一圈才問道:“粟米幾錢一斗?”
“這要看是新粟還是陳粟,粟殼多否。”
店鋪管事依然笑盈盈,顯然盡管周楚未說明買賣,但心中卻跟明鏡似的。
“今年剛收的新栗,雜殼忽略不計。”
“嗯,這樣好了,看小郎君應是當地大戶吧,若真如此,那就八錢一斗如何?”
管事沉吟了一下,然后拱拱手道。
“斗米才八錢?”
“難道閣下不知如今天下正缺糧?”
周楚頓時汗毛直豎,一張臉都氣青了,盡管知道對方肯定會壓價,卻也未曾想,竟會離譜到這般地步。
“小郎君說笑了,若真缺糧的話,小店也就不會半月來一粒糧食也未曾賣出了。”管事緩緩解釋道。
周楚眉頭一皺。
也知道對方這是在坐地起價,因為這個時候,家中沒意外,根本就不會有地主愿意賣糧。
等到明年局勢徹底穩定,那些世家大族也不會這般肆無忌憚的盤剝當地豪強,否則必定會引起公憤,到時雙方肯定會談判從新制定規則。
可別的地主等得起,他周家卻等不起,因為他周家沒有金銀,想要買鹽買布,就只能賣糧食。
想通這一點,周楚也懶得和他討價還價,那樣只會自取其辱于是問道:“那不知鹽巴價格幾何?”
“粗鹽三貫一石,精鹽兩貫一斗。”王管事一副我早就料到你會這般問似的,笑嘻嘻介紹道。
“一斗八錢,一石八十錢,十石八百錢,也就是說要近四十石粟米才能買到一石鹽巴對否?”
周楚卻聽的頭皮一陣發麻,幾乎咬著牙道。
“呵呵,小郎君倒是好算術。”
王管事依舊是皮笑肉不笑,心說四十石多嗎?
若是擱在前幾年百石都未必買得到一石鹽呢。
“那布匹呢?”
原本周楚打算給莊內所有人都做身新衣服,但現在看來恐怕也只能給女人做一件肚兜,男人做一件褲衩了。
“麻布下等的八錢一匹,中等的十錢一匹,上等的十五錢一匹,粗帛五十錢一匹,精帛百錢一匹,絲帛三百錢一匹,至于綢緞…”
這名管事倒也稱職,有可能是許久未開張了,耐著性子一一介紹起來,還讓人拿來布匹讓周楚過目。
周楚卻是恨不得給他兩拳。
摸著手中的麻布,臉色都快陰沉的滴出水來了,最便宜的下等麻布,又硬又糙,只能用來做麻袋裝東西。
中等的麻布要稍微好一些,但也只能勉強做外衣,貼身衣物起碼也要上等麻布,或者是下等的絹帛來做,不然干活時身上非得磨出血不可。
當然,這還僅限于太平時節普通人的水準,亂世只要有塊布能遮羞,那就算托天之幸了。
至于豪強大戶自然是穿上等的絹帛,甚至是綢緞,然而周楚平時在家,也只是穿粗帛衣服,身上的這套絲帛華服還是以前的。
本打算給兩侍女和周貴各自也做一套絲帛華服,十五名護衛做一套精帛衣物,可現在也只得再次降低標準,否則百石糧食根本就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