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不沖進去進行白刃戰,他們也需要抵近射擊,因為槍法問題。
不過山坡上的火力點很快就被迫擊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給照顧了,一一被清除掉。
“沖啊……”
張大彪把帽子一甩,端起挺捷克式輕機槍帶著頭往前沖,兩發的點射,帶走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
但是比他沖的更勇猛的,是學員兵的突擊排,三個班,30號人卻打出了300號人的氣勢。
他們并不是一味的往前沖,以前他們這么沖的時候,就被校長處罰過不知道多少回了。
沖的時候,借助遮蔽物,交替掩護往前沖,雖然如此,但并不影響他們沖擊的速度,與殺敵的速度。
他們手里的沖鋒槍代表的就是沖在最前面的意思,代表著就是要打跟敵人臉貼臉戰斗的意思!
每一個學員班,都會形成三個戰斗小組,以三三制的戰斗隊形向前突進。
班長居中扛著一挺捷克式輕機槍,背著滿身彈夾策應!
三三制,林總發明整理出來的戰斗方式現在這個時間段還沒有。
因為這個戰斗方式,萌芽于抗日戰場后期,成熟于解放戰場,是奠基我國世界最強陸軍之一地位的基礎。
在建國以后跟阿三的一場戰爭當中,我國的一個走散的戰斗小組俘虜了阿三的兩個炮營。
還留下了那句名言:“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這就是,三三制戰斗小組的威力!
這一次學員兵突擊排初次展現出來的三三制攻擊陣型,面對的是被炸蒙了的日軍,勢如破竹。
楚云飛也看到了,暫時沒太在意,畢竟如果不是陳瀟是穿越過來的,他也不知道三三制攻擊陣型的偉大。
楚云飛也拎了一支沖鋒槍,跟著隊伍沖鋒,槍法還挺準,干掉了好幾個鬼子了。
最主要是他人高腿長,跑兩步頂著了別人跑三四步,所以差點就被他沖到最前頭去。
也幸好他的身邊有孫銘上尉,否則,小鬼子的槍法可是槍槍咬肉啊!
沖得近了,槍聲基本上就停了下來,七八個軍官被獨立團的士兵圍在中間。
“嚯!云龍兄!這一次可真的是讓你等到了,確實是一個少將,四個大佐,還有不少中佐少佐,不過很多都死了!
確實是一網大魚啊!”
楚云飛看到那幾個日軍軍官的軍銜,對于這場戰斗的戰果也是非常滿意。
李云龍哈哈兩聲后高喊一句:“都不要開槍,都不要開槍,我要跟鬼子少將來一場單對單比武對決,還沒砍過日本將軍呢!”
站在外圍的孫銘上尉跟楚云飛笑著說:“一梭子彈能解決的事,非得要用刀來!”
可能是蝴蝶效應,在原劇情里面,他們還能輕輕松松的比武對決。
但是現在,山梁上的炮兵陣地,已經開始對兩頭沖過來的日軍開炮了。
他們反應的有點快,這才是日軍正常的反應速度!
然而,日軍也不是像傻子一樣,零零散散的沖過來,而是等了等后續的隊伍,集結成一個比較大的小隊中隊才往里沖。
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