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俺就是一個程斌,你以后叫俺老程也行,程斌也可以!
你也去考試去?”
王老三點頭:“啊!我的思想教育已經及格,手藝也學著差不多,該去考個一級技工,不想再當俘虜了,我要當自己人拿工資,然后把工資捎回家給老娘!”
“俺也是,你學的也是給彈殼去毛刺拋光吧!”程斌一口的東北大碴子話音。
王老三點頭:“沒錯!不過我學的不只是給彈殼和彈頭去毛刺拋光,還有彈殼的沖壓成型我也學了,思想教育班長說我的思想覺悟比較高,可以多學一門技術。”
彈殼以及彈頭的去毛刺,拋光,都是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沖壓出來的彈殼或者彈頭放進一個裝滿石英沙子的滾筒,然后用手工就這么滾動,將剛沖壓出來的彈殼或者彈頭上面的毛邊和毛刺給磨掉拋光。
或許現代工藝不一樣,但是19世紀40年代就只有這個工藝。
這個工種是最不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正是因為最不重要,所以這些新晉的一級技工,剛從俘虜轉變過來的一級技工,他們的被信任程度,也就是這么個工種。
像王老三被特許去學習如何沖壓子彈的銅彈殼,是因為思想教育班長對他的評價非常高,思想覺悟高,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特許讓他學習多一門手藝。
否則新晉的俘虜轉變的一級技工,就只能接觸去毛刺拋光這樣的工種。
而程斌這樣的,只能接觸給子彈殼去毛刺拋光,連彈頭都沒有,那就是思想覺悟剛剛及格。
這都是有級別的,這是陳瀟這位廠長給他的兵工廠規定的條例。
他們一起經過七個哨卡,登記了七次身份信息,然后途中碰到其他坑道過來的,加起來三四十人一起去參加考試。
王老三不自不覺有點緊張,這么多人競爭的嗎?
考試錄取的人數要多少,沒有人知道,但這么多人一起考試,自己會不會被比下去?
很顯然他過慮了,一路過來的哨卡登記就是一個考題,能順利的把自己的身份信息給登記上去,就已經完成了第一道考題,到達這里,這里就是第二個考試場所。
就是開始自己的技工能力表演,其實很簡單的。
就是有一個裝滿半桶石英砂的好像洗衣機滾筒一樣的東西,然后把新沖壓出來的子彈殼和彈頭放進去,然后滾動得出來成果之后。
有質檢人員出來檢查,95%合格才算過關,幾乎這一批考試全部及格,只有一個無奈的回去再練練,因為他的及格率只有86%,這明顯差的太多了!
考試的第三個步驟就是要走出兵工廠,去兵工廠前面的校區,去見廠長,也就是那個學校的校長。
陳瀟正在操場等著那些考試的俘虜們到來,他要看看這些人的思想改造的怎么樣了,是真正改造好了,還是只是表面的?
幾個日本俘虜終于被他記起來了,由于沒有命令,沒有人去給日本人送飯餓了一天一夜,幾個日本人看啥都冒綠光。
被押到操場上時,幾個飛行員看到陳瀟的時候,都差點撲過去,抱著他大腿痛哭,求著要給點東西吃了。
但是卻被押送他們的戰士按住,一個日軍俘虜,突然看向走進來的那幾十個正準備考試的未來一級技工。
面露驚喜:“包括長官,我要舉報一個人,只要求獎賞食物……”